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宣和博古图

宣和博古图

三十卷。宋王黼(1079-1126)撰。王黼,字将明,祥符(今河南开封县)人。崇宁年间进士,多智,善谗佞逢迎,由宰相何执中荐为校书郎。蔡京复相,黼效过大力,被提拔为左谏议大夫。后不久,又上疏皇帝陈蔡京二十大罪状。宣和二年(1120),代蔡京执政,伪装顺应民心,一反蔡京行为,四方称为“贤相”,实际上大肆搜括民脂民膏,中饱私囊。黼曾主持宋金交涉,出巨款赎回燕京(今北京市)等五、六座空城,反而夸功奏凯,升为少傅,被时人称为六贼之一。钦宗即位,黼被流放,行至东京(今河南开封市)附近的雍丘县(今河南杞县)村中被杀死。著有《宣和博古图》一书。清代学者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称《宣和博古图》为王楚撰。清代学者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认为《宣和博古图》的作者是王黼,“楚”字为传写之误。《四库全书》肯定了钱曾的考证。《宣和博古图》主要记载了从商到唐的鼎、尊、彝、卣、瓶、壶、爵、敦、钟、鉴等各种古器物,凡五十九种,八百三十多件。卷一至卷五,记载商到唐的各种鼎;卷六至卷七,主要记载商、周的各种尊、罍;卷八,主要记载商、周的各种彝;卷九至卷十一,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卣;卷十二至卷十三,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瓶、壶;卷十四,主要记载商爵;卷十五,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觚、斝;卷十六至卷十七,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敦、斗等;卷十八,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甗、豆等;卷十九,主要记载商、周、汉的各种鬲、盉等;卷二十至卷二十一,主要记载从周至唐的各种匜、鬲等;卷二十二至卷二十五,主要记载从周至六朝的各种钟;卷二十六,主要记载从周至汉的各种磬、錞等;卷二十七,主要记载从周至唐的各种托辕、弩机等;卷二十八至卷三十,主要记载从汉至唐的各种鉴等。是书在比较重要的古器物种之前均有一篇总说。每一件古器物,均画有图形,多数在图形左面均有文字说明,记述其款识,甚至有的记述其高度、深度、口径、容量、重量、文饰、所用材料、铭文字数等等,对器物上的所有铭文,皆用今文释之。对古器物搜集的较多较全,可以使后世读者“识三代鼎彝之制,款识之文”。现存明嘉靖七年蒋飏刊本、万历戊子泊如斋刊本、万历三十一年吴公宏本、振绮堂元刻《博古图》三十卷、蒋飏翻刻元至大重修阔板本、乾隆天都黄氏刊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续家乘述闻

    一卷。清龚家尚(生卒年未详)撰。家尚号跛叟,浙江仁和(今杭县)人,官至礼部尚书,龚守正之孙。该书为续守正《家乘述闻》而作,所述多其祖与父遗事。现有石印本。

  • 如宜方

    二卷。元艾元英(生卒年不详)撰。艾元英东平(今属山东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前分别有至正十五年(1355)林兴祖、至治三年(1323)吴德昭所作序。书中首列几十种药物炮制总论。卷一为述证,包括中风、头

  • 春秋集义

    十二卷。清方宗诚(详见《读易笔记》)撰。作者认为孔子作《春秋》以明先王的大义,而使乱臣贼子有所惧,故凡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昆弟、朋友交际之事,虽小必书,以说明动乱自微而著。《春秋集义》据“经世”“道名

  • 永宁州志

    十六卷,清李重发修,高日华、联丰增修,刘汉镇增纂。李重发,云南鹤庆州人,进士,道光五年(1825)任知州。高日华,号蔚青,云南昆明人,进士,光绪八年(1882)任知州,倡修州志未成,移置柳城,不及一月

  • 肘后方

    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

  • 写韵楼诗集

    五卷。首一卷。末一卷。清吴琼仙(1768-1803)撰。吴琼仙,字子佩,号珊珊,江苏震泽(属江苏吴江)人,吴义伦之女,待诏徐达源之妻。清代画家,诗人。大诗人袁枚亲自过访,认为她有徐淑(东汉女诗人)之才

  • 陆氏世史钞

    六卷。明陆浚源撰。浚源字号不详,平湖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事迹不详。自称陆贽二十九世孙。该书专记历史上陆姓之人事迹,并作为谱谍,考述世系。采陆氏人名见于正史者,共计120人。各录其史书本传,汇为一编。寓

  • 诗说考略

    十三卷。清成僎撰。僎字左泉,江苏崇明(今上海市崇明县)人。此书以为孔子不曾删诗,分辨顾炎武“诗有入乐与不入乐之分”,宋程大昌《诗论》之失及王柏《诗疑》之错乱,皆有可取之处。论及朱熹《诗集传》时认为:学

  • 春秋攻昧

    一卷。隋刘炫(详见《春秋规过》条)撰,清马国翰辑。刘炫作《春秋规过》、《春秋述义》,又摘各家注之失,作《春秋攻昧》。此书《北史》本传载十卷,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不见著录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及《新唐书·艺文

  • 提正篇

    六卷。意大利贾宜睦(?-1667)撰。贾宜睦字九章,耶稣会士,崇祯十年(1637)到杭州传教,最后死于常熟。《提正篇》共六卷,卷一撰述主德,卷二撰述主赎,卷三撰述主报,卷四撰述主惠,卷五撰述主重,卷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