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宅经

宅经

二卷。旧题《黄帝宅经》,托名黄帝撰写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:“《隋志》有《宅吉凶论》三卷、《相宅图》八卷,《旧唐志》有《五姓宅经》二卷,皆不云出黄帝,是书盖依托也。考书中称《黄帝二宅经》及《淮南子》李淳风、吕才等《宅经》二十有九种,则作书之时,本不称黄帝,特方技之流,欲神其说,诡题黄帝作耳。”书中所引书名、人名都为后代人,可见题黄帝撰确属后人伪托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又称“《宋史·艺文志》五行类,有《相宅经》一卷,疑即此书,在术数之中,犹最为近古者矣。”该书以阴阳为纲,以天干、地支加八卦中之乾艮坤巽相配合,组成二十四路,分别形成阳宅图和阴宅图;以八卦定方位,乾坎艮震及辰为阳,以巽离坤兑及戌为阴;阳以亥为首,巳为尾,阴以巳为首,亥为尾,而主于阴阳相得。所有方位均与吉凶相联,因用以考寻休咎。全书目次为序、总论、凡修宅次第法、阳宅图说、阴宅图说。“序”说明相宅的重要性,“总论”按二十四路述说阴阳之理,并转录其他堪舆著作说明吉凶,“修宅次第法”则阐述方位顺序及各种禁忌。该书是相宅著作中较古的一种,所以颇受后人重视。但相宅著作虽与地形、地势及建筑学有某些合理联系,但与阴阳五行等相配合,并穿凿附会地预卜吉凶,则不足取。该书版本颇多,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学津讨原》本、《说郛》本(一卷)题名《宅经》,《道藏》本,《夷门广牍》本、《津逮秘书》本、《崇文书局汇刻书》本等题名《黄帝宅经》。另有敦煌《宅经》,与此本大同小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学折衷

    见《玉机微义》。

  • 清帝系后妃皇子皇女四考

    四卷。附年表一卷。清末民初吴昌绶(生卒年不详)撰。昌绶字印臣,仁和(今浙江杭县)人。该书仿谈迁《国榷》体例,以大清十朝为纲,每朝首纪年号及皇后、皇子、公主。分类与唐邦治《清皇室四谱》略同,且较简略。现

  • 两溪文集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刘球(1392-1443)撰。刘球,字求乐,更字廷振,江西安福人。永乐十九年(1421)进士。授礼部主事,因胡滢荐侍经筵,改为翰林侍讲。正统初,王振欲征麓川,刘球力谏,忤王振,逮系诏狱,为

  • 诗经疏义会通

    二十卷。元朱公迁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公迁,字克升,乐平(今属江西)人。至正年间,曾任婺州、处州教授,晚年病归故里。曾题其室为“高明之所”,学者称为明所先生。著述除《诗经疏义会通》外,还有《四书通旨》、

  • 诗经提纲

    一卷。清姜炳璋(生卒年不详)撰。炳璋字石贞,号白岩,象山(今浙江象山县)人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进士,官石泉县知县。博通经史,著有《诗序补义》二十四卷,《读左补义》五十卷,《诗经提纲》一卷,《周礼提

  • 读易隅通

    二卷。明来集之撰。集之字元成,浙江萧山人。崇祯十三年(1640)进士。官安庆府推官,太常寺少卿。此书成于来氏任安庆府推官时,其自序曰:于守城却敌之余,庐居读《易》,防守解严,而予于《易》亦时有通悟处矣

  • 学古堂日记

    四十九种,不分卷。清雷浚、汪之昌编。清代,江浙一代学术最发达,通经史的学者以及藏书家如宋翔凤、顾广圻、吴钟骏、冯桂芬、黄丕烈等,都曾名重一时,后经镇压太平天国之战,书籍和文化设施都有损失,之后又大力重

  • 元祐党人碑考

    一卷。海瑞(1514-1587)撰。海瑞字汝贤,又字应麟,号刚峰,琼山(今属海南)人。明著名直臣。由举人官至南京右都御史。谥忠介。曾上《治安疏》劝谏世宗,被下狱治罪。《明史》本传载其“生平为学,以刚为

  • ■■亭集

    三十二卷。《后集》十二卷。清祁隽藻(1793-1866)撰。祁隽藻字叔颖,一字淳甫,后改为实甫,号春甫,晚号观斋,山西寿阳人,嘉庆十九年(1814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官至体仁阁大学士,同治初,以

  • 周易口诀义

    六卷。史徵撰。史徵,又作史证、史文徵、史之证,唐或五代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,生平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。所撰《周易口诀义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六卷,原书已佚。今有清人辑本六卷,系自《永乐大典》辑出,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