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太乙舟文集

太乙舟文集

八卷。清陈用光(1768-1835)撰。陈用光字硕士,一字实思。江西新城人。嘉庆六年(1801)进士、改庶吉士仕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、福建提督,浙江学政。训诸生必本古儒先警戒之道。为其师姚鼐、鲁仕骥置祭田,以学行重一时。有《衲被录》、《太乙舟诗集》等。此文集内容,卷一辑《论攻滑县贼折》、《应诏言事折》等折子五篇;卷二辑《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说》、《疑事母质直而勿有说》等说八篇;卷三辑《先母事述》、《姚先生行状》等行状三篇,辑《齐召南传》、《武虚谷家传》等传九篇;卷四辑“先赠大夫画像始末》、《自讼室记》等记二十篇;卷五辑《复姚先生书》、《致鲁宾之书》等书三十九篇;卷六辑《山木先生周易注序》、《河南耿氏富春轩藏书目录序》等序四十五篇,辑《录先大父语书后》、《查九峰家居自述跋》等书后十三篇;卷七辑《送伯芝南归序》、《送登之以通判分发江苏序》等序三十三篇;卷八辑《西湖德馨祠碑》、《资政大夫前湖南巡抚李公神道碑铭》等铭三十篇,辑《约堂府君西谷葬志》、《韩理堂先生墓表》等志、表八篇。此书传世者有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)刻本、咸丰四年(1854)孝友堂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孝经集灵

    一卷。明虞淳熙(约1598年前后在世)撰。虞淳熙,字长孺、钱塘(今杭州市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。著有《孝经集灵》一卷。《孝经集灵》一书专门辑录孝道灵异之事(如赤虹化玉之类)。所以书名叫

  • 水浒全传

    见《水浒传》。

  • 唐律文明法会要录

    一卷。无名氏撰。书前原有序,但没有署名。书后有沈侃所作的序,署有他的字为和卿,官名为陵州同知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:“陵州始设于元,则元人作也。”无名氏可能也是元代人。书中记录一些无关紧要的法律内容

  • 六九斋撰述稿

    四卷。清陈瑑撰。瑑字聘侯,一字恬生,江苏嘉定人,道光举人,为陈诗庭之子。为学长于训诂、历算,这大概与他从学于同乡钱大昕有关。此书卷一为释农、释莘、释尊、释附、释赞,皆有关于训诂。卷二为《说文引经异文解

  • 乐经律吕通解

    五卷。清汪绂(生平事迹见《乐经或问》条)撰。汪氏另有《书经诠义》、《乐经或问》等书。此《乐经律吕通解》凡五卷。其取《礼记》乐记一篇为《乐经》,又以理寓于声而器衷于律,故合《乐记》及蔡元定《律吕新书》,

  • 惠氏读说文记

    十五卷。清惠栋(1697-1758)撰。惠栋字定宇,号松厓,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清代经学家,乾嘉学派吴派的奠基人,钱大昕论其学曰:“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,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,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。

  • 续后汉书

    ①四十七卷。宋萧常撰。萧常,庐陵人,乡贡进士。宋初萧常的父亲萧寿明认为陈寿《三国志》有帝魏黜蜀之意,欲为更定,著述未成而卒,萧常秉承父志作《续后汉书》。该书尊蜀汉昭烈帝为正统,作帝纪二卷,年表二卷,列

  • 吴草庐文钞

    不分卷。春退谷手选。其生卒里贯不详。此钞乃康熙三年(1664)孙承泽所定本。于吴澄支言集中钞其十分之一,前后无序跋,亦无目录,又不分卷帙。属偶然缮写,未及成编之本。此文钞为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,收入《

  • 古田县志

    八卷,清辛竟可修,林咸吉、蓝孙璿纂。辛竟可,曾任古田县知县。古田志乘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邑令刘日阳。三十八年王继祀再修。崇祯六年杨德周三修。辛竟可任县令后,以志乘又一百五十余年未修,故尽力而纂成此书。乾

  • 地理总括

    三卷。明罗珏(生卒年不详)撰。罗珏,字世美,鄱阳(今属江西省)人。撰有《地理总括》三卷。传说唐代杨筠松、曾文辿师徒曾作《青囊奥语》及《青囊序》,以理气之说论二十四山水之顺逆,并以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申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