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大乘三论略章

大乘三论略章

一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大乘三论略章》旧题名为胡嘉祥法师导义之要,共十六章。第一章二谛义,第二章二智义,第三章般若意,第四章真应义,第五章涅槃佛义,第六章佛性义,第七章二河义,第八章二种次第义,第九章正像义,第十章金刚三昧义,第十一章生法二空义,第十二章涅槃义,第十三真应二身义,第十四常无常二乌义,第十五半满义,第十六佛性义。此章开列有三门,谓无翻三说,有翻七家。与大乘玄论中所列无翻四说,有翻六家;涅槃经游意所列无翻四家,有翻六家所不同。《大乘三论略章》对研习大乘三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。现常见版本是续藏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

    不分卷。徐树铮(1880-1925)编。徐树铮字又铮,又号铁珊,江苏萧县(今属安徽)人。十三岁中秀才,十七岁补廪生。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。回国后,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,历任陆军部司

  • 丹溪纂要

    四卷。明卢和(生卒年不详)撰。卢和,字廉夫,号易庵,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,医家。除此书外,另著有《食物本草》。此书成于明成化二十年(1484),又名《丹溪先生医书纂要》、《医书纂要》。书前有作者自序,

  • 独异志

    三卷。唐李冘撰,生卒年,生平均不详。其作者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和《宋史·艺文志》作“李亢”,另外一些钞本或“李元”、“李冗”,未详孰是。这部书是唐代兼收志怪和志人的笔记小说集。此书原本早佚,原书署名已难

  • 固村观玩集稿

    二卷。清侯起元撰。作者为嘉庆间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在经传中不章解句释,六十四卦各为一篇,文言只释数处,而系辞、说卦、序卦、杂卦之类皆缺。此书演绎义理主要以程传朱义为宗,但较之程朱更为空泛。今存嘉庆十

  • 日讲易经解义

    十八卷。清牛钮等奉敕撰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3)制序刊行。康熙于《易》喜朱熹之学,于是以朱熹《周易本义》为主体,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《本义》者撰为此书,以为经筵讲读之用。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,明

  • 四书释文

    不分卷。是书首有王赓言序,称出何义门焯手订,而复以己意为之增补。其书依《朱子章句集注》只于一章的主脑、一节的关键、一句的虚实轻重以及每句的层次,一一以符号标记。自以为授成童者读之,可尽将诸讲义置之高阁

  • 说文提要

    一卷。清陈建侯(生卒年不详)撰。建侯字仲耦,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人。咸丰乙卯(1855年)举人,官至湖北武昌府知府。是书取《说文》部首五百四十字,摘录字义,附以音考。首尾次第,一依许书。间有一字录数义

  • 直隶绵州德阳县志

    二十卷首一卷,清阚昌言纂修。阚昌言,湖北安陆人,进士,曾任德阳县知县。德阳县志创于康熙三十四年(1695),纂修者为邑令别楣。当时应大吏檄调,临时纂辑,仅写本一册,未成书。阚昌言任县令后,病其略而弗详

  • 桂阳石洞记

    一卷。清彭而述撰。彭而述,字禹峰,南阳人。明崇祯间进士,任阳曲知县。清代官至云南布政使、贵州巡抚。所作诗文,皆雄奇峭拔,著有《读史亭诗文集》。康熙初年,任上湖南道、湖南提学等职,是记为此两任之间游记。

  • 孤愤

    智术之士,必远见而明察,不明察,不能烛私;能法之术,必强毅而劲直,不劲直,不能矫奸。人臣循令而从事,案法而治官,非谓重人也。重人也者,无令而擅为,亏法以利私,耗国以便家,力能得其君,此所为重人也。智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