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夏小正考注

夏小正考注

一卷。清毕沅(1730-1797)撰。毕沅,字纕蘅,一字秋帆,自号灵岩山人,镇洋(今江苏大仓)人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一甲一名进士,官至湖广总督,好著书;经史小学、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,尝谓经义当宗汉儒,《说文》当宗许氏,编年之史,莫善于涑水(司马光)。因有《传经表》,《经典辨正》,《续资治通鉴》之作,其它著述有《山海经晋书地理志校注》,《关中胜迹图记》等。是书经文用篆体写,传文用隶体写。所附释义,其字必求合于《说文》,可谓自成一体。前有乾隆癸卯自叙,称赞成戴说者,必曲证以申明之,不合者,必求之于诸经,以附合本旨,以此体现尊经后传之精神。然其书有得亦有失,如“时有俊风”云“凡言时有者,皆不时有也”,此深得时字之意;“农及雪泽”云“《汜胜之书》曰,‘雪为五谷之精’,故农望其泽”,此知泽犹雨泽,不必读泽为释;“山之燕者”云;“正月见韭传,囿,圆之燕者,盖类物释义,韭应生于圆,杏应生于山故耳”,足悟传文下语之精。不足之处如“始用畅作”,引《说文》“,不生也”及《汜胜之书》“陈根可拔,耕者急发”,以为即用之说,颇嫌迂曲;“鞠则见”以为即柳星,然柳星十二月已昏见,不当于正月言之。是书中分别正字与假借字,颇多可取,顾凤藻《集解》、马氏《笺疏》大概即本此,此非精通小学者不能为也。考毕氏《释名疏证》,实江声代撰,江声又有《尚书集注音疏》,各有篆书、正书两本,今此书笔意近《集注音疏》,或为江声所为,亦未可知。是书有乾隆四十八年(1783)《经训堂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州都督府图径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此书前后残缺,仅存第三卷。不著人姓氏。据考证,书撰于唐代武则天证圣年,纂于李无亏为沙州刺史时,成于陈玄珪为沙州刺史时。李无亏唐证圣元年离职。此书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残卷二卷,一始水渠讫歌谣

  • 曹县志

    ①十八卷。清朱琦修,蓝庚生纂,朱琦,江苏松江(今上海)人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任曹县知县。蓝庚生,邑人,县丞。曹县邑乘创于明弘治时县令邹鲁,二修于明嘉靖十七年(1538)县令隆文良,三修于万历十六

  • 仪礼蒙求

    二卷。清唐仲冕(?-1827)撰。仲冕字六枳,号陶山,湖南善化县(今湖南省东北部)人。乾隆甲午(1774年)举人,癸丑(1793年)进士,知荆溪县,累官陕西布政使,权巡抚,所至之处有惠政,尤其喜欢修治

  • 隋唐演义

    ①十卷一百一十四节。不题撰人。书中第九节至九十八节,同熊大木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》。开头数节及九十九节以后,同罗贯中《隋唐两朝志传》。实为书商割裂抄录二书而成。因主要部分同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》,故一般视

  • 鸾鎞记传奇

    二卷。明叶宪祖(1566-1641)撰。叶宪祖字美度、相攸,号六桐、桐柏、槲园外史、紫金道人、槲园居士,浙江余姚人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)进士,授新会知县,考选入京,左迁大理寺评事、工部主事,因不附

  • 读易日钞

    六卷。清张烈(1622-1685)撰。张烈字武承,顺天大兴(今北京大兴)人。康熙九年(1670)进士。授内阁中书。十八年(1679)召试博学鸿词,改为翰林院编修,预修《明史》,历任左春坊左赞善。有《史

  • 春秋宝筏

    十二卷。明翁长庸撰。长庸,琴川(今江苏常熟)人。《春秋宝筏》又名《春秋胡传》。该书辑录宋代学者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中的要点,偶尔也参考其他诸家之说,以阐释《春秋》。目的是为学子提供一个简明的读本,作为应付

  • 一捧雪传奇

    二卷。清李玉(1591?-1671?)撰。李玉,字玄玉,别号苏门啸侣,又号一笠庵主人,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他因出身低微,颇受压抑,入清后更无意仕进,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。著有戏曲几十种,以《一

  • 方等三昧行法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方等三昧行法》一书,卷首序称唐代已佚,宋代来华的日本僧人寂照齐有述。据此可知,智此作“有依堂别行二众,依堂之僧,一日之间,六时行道,四时坐禅

  • 催官篇

    二卷。宋赖文俊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赖文俊,字太素,处州(今属浙江省)人,曾官于建阳,好相地之术,后弃职浪游,号布衣子,世称赖布衣,撰有《绍兴大地八钤》、《三十六钤》、《催官篇》等。《催官篇》一书,分《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