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堂杂说
一卷。清史白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史白字坚又,鄱阳(今江西省波阳县)人。《复堂杂说》内容是杂论经史之语,其解易卦,多尚互体,颇能复古,其余内容都是习见之语。首尾仅四十余则,包括随笔札记,而后人抄撮成帙者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存目,传本少见。
一卷。清史白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史白字坚又,鄱阳(今江西省波阳县)人。《复堂杂说》内容是杂论经史之语,其解易卦,多尚互体,颇能复古,其余内容都是习见之语。首尾仅四十余则,包括随笔札记,而后人抄撮成帙者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存目,传本少见。
十卷。附清凉山志二卷。清雅德修,汪本直纂。雅德,满洲正红旗人,乾隆四十四年(1779)任山西巡抚。汪本直,江苏人,进士,知介休县,后迁忻州知州、绛州州判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清廷计划再修《一统志》
二十四卷。明李材(详见《李见罗书》)撰。从此书书名看,其主旨在于御将,然卷一至卷九详载汉、唐、宋七帝《本纪》之文。《四库提要》讥其“牵连并书,殊无断制”。卷十至二十一,所记自虞夏迄于南宋,分别得失,作
三十卷。清彭年撰。彭年,清内府镶黄旗人。道光十四年(1834)任粤海关监督。是书即于彭年在任时修,至道光十八年修成。是书首为凡例。卷一为皇朝训典,卷二至卷四为前代事实,卷五、卷六为口岸,卷七设官,卷八
一卷。清施彦士(详见《春秋朔闰表发覆》)撰。该表据嘉兴人徐发所订天元历理,推断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食共三十四次。该书收入作者所著《求己堂八种》中,有道光十二年(1832)刊本。
三十卷。宋郑刚中(1088-1154)撰。郑刚中,字亨仲,婺州金华(今浙江金华县)人。登绍兴进士甲科。累官四川宣抚副使,颇有政绩,威震境内。初曾为秦桧所荐,后秦桧对其在蜀专擅不满,罢谪桂阳军居住,再谪
四卷。前三卷为明黄省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后一卷为张所敬(生卒年不详)所补。黄省曾还著有《西洋朝贡典议》。本书为摘录《楚辞》字句编辑而成。与刘攽《文选》双字相类似。不注篇题,十分简略。张所敬又将刘勰《辨
十七卷。清王士让撰。士让,福建安溪(今属福建)人,官至蕲州通判。书首有官献瑶、吴绂、张源义、张寿祺诸人序。张寿祺序称:“先生治《仪礼》故具稿,至是又益之,后六易稿,成,编曰《仪礼训解》”,足见王氏用力
三十卷。清徐璈撰。璈字樗亭,安徽桐城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庆十九年(1814)进士,官浙江临海知县。该书卷首有洪颐煊序,称其收集散亡,凡古言古字,片语单词,无不穷源探委,以期有裨于“兴观群怨”之旨,厥功甚
①十卷。清张浩修,张寅威等纂。张浩,会稽人,吏员出身,康熙四十四年(1705)任高密知县。在任期间,从政廉洁自守,于邑中多有建设。《高密县志》,在明嘉靖、万历时,曾两次纂修,入清以后,各县均重修邑乘,
十卷。明邓庠(1447-1524)撰。邓庠,字宗周,号东溪,宜章(今湖南宜章县)人。明成化八年(1472)进士,授行人,擢御史,历两广布政使、南京右都御史,官至南京户部尚书,终苏州巡抚。著有《东溪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