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墨海金壶

墨海金壶

一百一十五种,七百二十七卷。清张海鹏(详见《学津讨原》)编辑。张海鹏既收明毛晋汲古阁丛残书籍汇为《学津讨原》,又广搜四部博采九流,得古书之可以附庸六籍者汇辑成此编。书之凡例自称悉本四库所录,多采文澜阁本,亦有十分之二三由宋刻旧钞本中录出。旧题晋王嘉撰《拾遗记》之《周灵王》篇中说,周灵王时有两个精通书法的神,肘间出金壶,内有墨汁如漆,洒于地面或石头上,都能成为文字。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,将使金壶中之一点墨,洒遍整个世界。丛书按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编辑,经部主要有宋张根《吴园周易解》,宋赵善誉《易说》,宋胡瑗《洪范口义》,宋王安石《周官新义》,宋李如圭《仪礼释宫》,清惠栋《春秋左传补注》,明孙珏辑《古微书》等;史部主要有宋佚名《三国志辨误》,明薛虞畿《春秋别典》,唐余知古《渚宫旧事》,金佚名《大金吊伐录》,元刘敏中《平宋录》,清钟渊映《历代建元考》等;子部主要有宋吕祖谦《少仪外传》,明孝文皇后《内训》,唐李筌《神机制敌太白阴经》,后周王朴《太清神鉴》,魏刘邵《人物志》,南唐谭峭《化书》,元黄溍《日损斋笔记》等;集部收有宋章樵《古文苑》,宋王正德《余师录》,共二种。丛书之收取原则是,首取其原本久佚、辑自《永乐大典》者;次取其旧有传本、版已久废者。书必完帙,不取节录;若原有残缺,无可补钞,则就所见者刊之。全书校订精谨,不惮再三,若彼此互异,未敢遽定,则间附小注共存之。所以,该书向为学界看重,可谓丛书之上乘。但原书摹印仅百部,不久其版即毁于火,故流传很少。清道光时,钱熙祚根据《墨海金壶》残本修补,别刊为《守山阁丛书》。《墨海金壶》有清嘉庆中海虞张氏刊本,是为最早版本,国内仅存五部,分藏于北京、复旦大学、天津、南京、青海图书馆。通行常见本有民国十年(1921)上海博古斋据清张氏刊本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书杂钞

    二卷。南宋魏了翁撰。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《周易要义》。此书为魏了翁随笔札记之文,多辨证经义之语。书中谓“哉生魄”,当作“霸”,霸、魄二字有异;“昭”为“韶”音,不始晋讳,皆合于《说文解字》之旨。但书中也

  • 警心类编

    四卷。明张位(详见《问奇集》条)撰。此书是张位罢相后所辑。所以书中多有老子谦退之旨、佛氏因果报应等。

  • 海沂子

    五卷。明王文禄(详见《丘陵学山》条)撰。此书篇幅短小,约万余字。共分五卷,五篇,即卷一为真才篇,卷二为作圣篇,卷三为稽阐篇,卷四为仪曜篇,卷五为敦原篇,篇各为卷,谈古裁今,王文禄以“海沂子”自称,发表

  • 萝庵游赏小志

    一卷。清李慈铭撰。李慈铭(1829-1894),字伯,号莼客,室名越缦堂。浙江会稽(今绍兴、上虞)人。光绪六年(1880)进士。任户部江南司浚郎、山西道监察御史等。一生著述甚丰,著有《绍兴府志校记》、

  • 医学正传

    八卷。明虞抟(1438-1517)撰。虞抟字天民,自号花溪恒德老人,义乌(今属浙江)人。世医出身,幼年曾习举业,后弃而专攻医学,其曾叔祖曾受学于同代名医朱震亨。虞氏承其家学,对朱震亨之说亦颇尊崇。医术

  • 古人几部

    六卷。清陈允衡撰。陈允衡字伯玑,南昌(今属江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曾选编明人诗集数十余种,作《诗慰丛书》。明人陆叔度著《古人几部》一书,记载古代成大功、定大策者。陈允衡以为,古人亦有功成而身死,名立而毁

  • 义丰集

    一卷。宋王阮(约1178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阮,字南卿,德安(今江西德安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王之曾孙。隆兴元年(1163)进士。绍熙中,知濠州,修战守具,金人不敢南侵,改知抚州。韩侂胄闻其名,召入奏,授

  • 诸真元奥集成

    见《诸真玄奥集成》。

  • 别本学文堂集

    四十七卷。清陈玉璂(约1681前后在世)撰陈玉璂,字赓明,号椒峰,江苏武进人,生卒年不详。少有大志,读书勤苦,每至夜半,两眼欲合,就用艾灼臂,学有所成,凡天文、地志、兵刑、礼乐、河渠、赋役等等,皆研究

  • 于湖词

    三卷。宋张孝祥(1132-1169)撰。张孝祥字安国,历阳乌江(今属安徽和县)人。其生平详见《于湖集》(辞目)。此书又名《于湖先生长短句》、《于湖居士乐府》。宋史《艺文志》载其词一卷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