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填词

填词

六卷。清毛奇龄(1623-1713)撰。毛奇龄字大可,号初晴,又以郡望称西河,浙江萧山人。早年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,失败后改名换姓,逃匿江湖间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,充《明史》纂修官。不久称疾归里,著述以终。著有《西河合集》。他是清初著名学者,同时也擅长文学。能诗会文,兼工词曲;理论创作,俱有建树,不过成就都不是很高。其文纵横恣肆,穷极精微,以论辩见长,但时亦不免于乖舛诞妄,鄙俚不经之病。其诗则初承云间派遗绪,与西泠派诗人共相倡和,为陈子龙所称赏。后来又进一步从唐诗上溯至六朝,大抵辞采纷披,思路绵邈,颇能出人意表之外。在清初普遍从唐诗趋向宋诗的诗风大转移之际,确实能够不为时尚所动。他亦能词,其小令学“花间”,兼有南朝乐府风味。他还能作曲,著有杂剧两种:《不卖嫁》、《不放偷》。当时他同毛先舒、毛际可二人齐名,有所谓“浙中三毛、文中三豪”之称。还著有《仲氏易》。本书是他的词集。毛奇龄论词,最薄辛、蒋。观其所撰,令曲学“花间”,慢词宗北宋。然“花间”精妙,而奇龄所作,往往流为纤巧。如《相见欢》云:“愁思远,抛金翦,唾残绒,羞杀鸳鸯衔去一丝红。”〔菩萨蛮〕《午睡图》云:“柳帷褰未闭,隔水窥人至。待起整钗钢,郎今未可前。”几于流荡忘返。北宋高浑,而奇龄所作,往往流为浅薄。如〔满庭芳〕云:“初过清明,才逾上巳。”成俗滥之调,可谓眼高手低。有《西河集本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防志

    十二卷。清张希良撰。张希良,字石虹,黄安人,康熙进士。官翰林院编修,纂修三朝国史。亦曾督学浙江。此书则张希良随文华殿大学士遂宁张公治理黄淮之时,记载诸事以成。《河防志》雍正三年(1725)刻本,共十二

  • 中说

    三卷。元敖(生卒年不详)撰。敖字、号、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。此书主要依据历代图书,杂以佛教、道教学说撰成。书中首先绘出先后天理数图,又绘有求仁尽性诸图,各图之下附以文字论述和说明,文图并茂,颇有特色。

  • 运筹纲目

    八卷。决胜纲目 十卷。明叶梦熊撰。梦熊字南兆,归善(今广东惠阳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己丑年(1529)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事迹附见《明史》卷二百二十八《魏学曾传》。此书乃其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三

  • 安图县志

    十卷。民国刘建封修,吴亚元纂。刘建封,宣统元年(1909)任安图县知县。安图县,位于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西南部,松花江上游。刘建封莅任后,亲自查看了安图县山川、道路、土物、风俗及社会情况。适奉宪令,编修

  • 即墨县志

    ①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尤淑孝修,李元正纂。尤淑孝字孟仁,大兴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举人出身,乾隆十九年(1754)任即墨知县。李元正,邑人。尤淑孝到任后,周览疆域,博考庶政。因索邑乘参阅,见其断简残篇,

  • 古今词统

    十卷。明卓人月(约公元1644年前后在世)编。卓人月生平不详。此书既为词集,又杂记词林琐闻。书前有崇祯二年(1629)孟称舜序。书中选录明代以前历代词人作品,又录何良俊《草堂诗余》序、杨慎《词品》序、

  • 黄门集

    三卷。明陈与郊撰。陈与郊,字广野,号玉阳仙史,海宁(今属浙江海宁县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太常少卿,工于乐府,著有《檀弓辑注》、《方言类聚》、《广修辞指南》、《杜诗注评》、《隅园集》、《文选章句》、《昭君

  • 春秋识小录

    九卷。清程廷祚(详见《大易择言》)撰。此书为考证《春秋》经传之职官,地名、人名之作。凡《职官考略》五卷,《地名辨异》三卷,《人名辨异》三卷。《职官考略》首为数国共有之官,次为一国特有之官,皆分列排纂。

  • 化机汇参

    五卷。明段元一(生卒年不详)撰。段元一,字思真,号涵虚子,又号永明道人,自称北郡(明代无北郡,不知为何地)人,曾官至知县。撰有《化机汇参》五卷。《化机汇参》,又作《化机会参》。此书成于崇祯元年(162

  • 汉书音义

    三卷。隋萧该撰。清朝臧镛堂辑。萧该,兰陵人,梁时鄱阳王萧恢的孙子,少年封侯,后来梁荆州失陷,到长安,拜国子博士。《隋书·儒林传》有记载。臧镛堂又名臧庸,字在东,号西成,江苏武进人。嘉庆十六年卒,享年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