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周易引端

周易引端

四卷。清邵宝华撰。邵宝华字荆献,号纯斋。河南西平人。此书意在发明周易义理,于象数涉猎不多。有时杂引史事证经,多不切确。如释“屯”其膏为:“君非亡国之君、臣皆亡国之臣,吾于前明崇祯见之。”释“明夷”卦“夷于左股”为:“文王之长子为纣所杀,故曰夷于左股”。与经义毫无关涉,不知据何引之,还有错误之处,如认为“十二辟卦”图出于邵雍、称《乾凿度》为“乾氏”等。盖因读书不广所致。有光绪十七年(1891)同文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元公集

    九卷。宋周敦颐(1017-1073)撰。周敦熙,原名敦实,因避宋英宗讳,改敦颐,字茂叔。道州营道(今湖南道县)人,因其舅龙图阁学士郑向恩补官,历任南安军司理参军,虔州通判,有政绩。熙宁中知彬州南康军。

  • 垂光集

    二卷。周玺撰。周玺,字天章,号荆山,明代合肥(今安徽合肥)人。弘治丙辰(1496)进士,官至礼科都给事中,为刘瑾所构,斃于廷杖,刘瑾败后,礼科给事中孙祯疏讼其枉,诏复官,荫其一孙。《垂光集》上卷载疏十

  • 春秋左传正义

    六十卷。唐孔颖达(详见《周易正义》)撰。唐太宗贞观初年,敕令颜师古正定五经文字,后“又以儒学多门,章句繁杂,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,凡一百七十卷,名曰《五经正义》,令天下传习。”《五经正义

  • 诗说标新

    二卷。近人狄郁撰。狄郁生平籍贯不详。书名为标新,实则了无新意,且有一些常识性错误,如其责诗三百篇无诗题,以为古人有题而后有诗,或诗成必标举题目。只此一端即可见其识见之浅溥。此书有1916年印本。

  • 孝经学凡例

    一卷。廖平(1852-1932)撰。廖平字秀平,初名登廷,字学斋,四川井研(今四川井研)人。经学家。师从王闿运。著述颇丰,有《群经凡例》、《今古学考》二卷、《公羊三十论》、《经学初程》、《春秋图表》、

  • 四书集疏附正

    二十一卷。清张秉直撰。秉直集成《四子书疏》后,间有私解,积久成帙,名曰附正。是书成于乾隆二十年(1755),有自序。至道光十五年(1835),同里连毓太为之梓行,毓太也有序,称“秉直博览群籍,遍读濂洛

  • 四书古文

    一卷。清杨志元撰。志元字子尚,号耻庵,河南禹州(今河南禹县)人。是书为制科而作,取经史古文涉及四书典故者,辑为一编。或举一事,或举一人,颇能原原委委,纤细不遗。其意在使学者开拓心胸,新鲜耳目,广扩见闻

  • 河图洛书原舛编

    一卷。清毛奇龄撰。毛奇龄,详见《仲氏易》条。毛奇龄认为现在的河图就是大衍之数,应当叫大衍图,而不是古代所谓的河图,现在的洛书则是采用太乙行九宫之法,也不是《洪范》九畴。因此著其说于前,更把图列于其后。

  • 尚诗征名

    二卷。清王荫祜撰。荫祜字子受,直隶正定(今河北正定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。前有序以言著书之旨在于引《尚书》之例考证作者。分甲、乙两篇,甲篇六十条,为已定之说,标明各篇作者及依据。乙篇十五条为未定之说

  • 惜抱轩全集

    八十八卷。清姚鼐(1732-1815)撰。姚鼐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,旧时或称惜抱先生,安徽桐城人。散文家。乾隆进士,官刑部郎中,记名御史。历主江宁、扬州等地书院四十年。治学以经为主,兼及子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