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周官马融传

周官马融传

一卷。东汉马融(79-166)撰,清黄奭辑。黄奭另有子夏《易传》辑本,已著录。马融,字季长,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县)人,官至议郎,博通经籍,为东汉著名经学家,郑玄、卢植皆出其门下。贾公彦《序周礼废兴》引《马融传》称:“(融)至六十为武都守,郡小少事,乃述平生之志,注易、尚书、诗、礼传,皆讫,惟念前业未毕者唯周官。年六十有六,目瞑意倦,自力补之,谓之《周官传》也。”马书隋志作《周官礼》,十二卷,旧唐志作《周官传》十二卷,今已佚。汉人家法,凡称述师说,不嫌蹈袭,不须辨白。郑玄乃马融弟子,故其《周礼注》中直用马氏之说而不标明所出。黄奭根据群书所引马注佚文,辑成此书,刻入《汉学堂丛书》。此外,马国翰亦有辑本《周官传》一卷。黄氏所辑较马氏所辑,多“中春之月”一条、“立小祀”一条、“重三埒”一条,“若不见其鸟兽”条下多“救日之弓”与“救月之矢”注;少“一曰泛齐”条、“小祭壹贰”条、“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”条,“以礼哀围败”条、“五命赐则”条、“翟车,贝面组总有幄”条、《冬官·考工记》第六条、“山以獐、水以龙”条、“枣栗十有二列”条、“张五采之侯”条、“九阶”条。黄氏所辑别有马辑所无者,则皆不足据。如《论语·八佾篇》集解引马融云;“射有五善马,一曰和志,体和,二曰和容,有容仪”云云,此引《周礼》为说,明是马氏《论语注》文,经非《周官传》文。而黄奭亦辑入《周官传》,非是。黄氏辑本亦有远胜于马氏辑本的地方,如“惟事职掌百工器用、未耜弓车之属”,隶《小宰》“六曰事职”下,不隶《大宰》“六曰事典”下;“奄,卿也”隶《世妇》“每宫卿二人”下,不隶《守祧》“奄八人”下;“六卿之地去远郊五十里内,五十里外置六遂”只见于“《司勋》掌六乡赏地之法”下,不重出于《乡老》“则公一人”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释常谈

    三卷。撰人不详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曾著录《续释常谈》二卷(当为二十卷),谓其书为龚颐正撰,又谓昔有《释常谈》一书,不著撰人名氏,今故以续称。据此可知,此书之作在龚颐正之前,当出自北宋人之手。此书卷首有

  • 中庸私解答问

    一卷。清徐润第(详见《中庸私解》)答,问者署名静生。静生姓张名廷鉴,山西阳曲(今太原市)人。嘉庆六年(1801年)进士。官至内阁中书。是书分前解与续解两部分,前解共二十六段,续解共十九段。提问详细,回

  • 大学义疏

    一卷。日本西师意撰。师意号金城子。致力于圣贤之学,又博通新学。此书大意,以为圣教可崇,躬行之才能知其真旨,然不可不喻以时势。西方人解释耶稣经卷,多参考实学新理,故布教少有滞疑,故认为说古以不遗新为宗旨

  • 格致余论

    一卷。元朱震亨(1281-1358)撰。朱震亨字彦修,金华(今属浙江)人。世居丹溪,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。朱氏因母病学医,初拜许文懿为师,继从师于罗知悌。得刘守真之传,自幼好学,三十岁时攻读《素问》。为

  • 放翁词

    一卷。宋陆游(1125-1211)撰。陆游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赐进士出身,曾任镇江、隆兴通判,乾道八年(1172),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,后官至宝章阁待制。少年时深

  • 入蜀记

    六卷。宋陆游(1125-1210)撰。陆游,字务观,号放翁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官至宝谟阁待判。工诗、词、散文,亦长于史学,宋代著名诗人,与尤袤、杨万里、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。平生著述宏富,除本书外

  • 阙里广志

    二十卷。清宋际、庆长合撰。宋际字峨修,庆长字简臣,均为松江(今属上海)人。明陈镐撰《阙里志》后,后人屡有修辑,但皆芜杂不足观。康熙二十年(1681),宋际任孔庙司乐,庆长为典祭,二人搜求典故,补以修订

  • 四声篇海

    十五卷。金韩孝彦(生卒年不详)撰,其子韩道昭(生卒年不详)修订。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(今河北正定)人,孝彦字允中,道昭字伯晖。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,成《五音集韵》一书。二者相并而行,与《集韵

  • 爝火录

    三十二卷。附录一卷。清李天根撰。天根字大木,号云墟散人,江苏江阴人。因南明为明之残余,如同爝火,因以名书。该书成于乾隆十三年(1748)。记载南明弘光、隆武、绍武、永历、鲁监国五王史事。起于顺治元年(

  • 梦奈诗存

    一卷。清冯桂芬(1809-1874)冯桂芬字林一,号景亭,江苏吴县人。道光二十年(1840)进士。授翰林院编修。咸丰三年(1853)在苏州办团练,升右中允。十年(1860)太平军攻克苏州时逃到上海。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