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启蒙记

启蒙记

一卷。晋顾恺之(约345-406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恺之字长康,小字虎头,晋陵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,义熙(405-418)初任通直散骑常侍。多才艺,工诗赋、书法,尤精绘画,尝有“才绝,画绝,痴绝”之称。是书其本传作《启矇记》,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《启蒙记》三卷,《启疑记》三卷,《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启疑记》三卷,而《启蒙记》则不录,盖已亡佚。以其书名而论,当属晋束晳《发蒙记》之类。然观诸书所引,多涉神怪,荒诞不经。如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裴松之注引:“魏时人有开周王冢者,得殉葬女子,经数日而有气,数月而能语,年可二十。送诣京师,郭太后爱养之。十余年,太后崩,哀思哭泣,一年余而死。”考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十一引《启蒙记注》云:“天台山去天不远,路经福溪,溪水梁险清冷,前有石桥,路迳不盈一尺,长数十丈,下临绝冥之涧。唯忘其身,然后能跻。跻石桥者,梯岩壁,扪萝葛之茎。度得平路,见天台山,蔚然绮秀,列双岭于青霄,上有琼楼玉阁,天堂碧林,醴泉仙物毕具。晋隐土白道猷得过之,获醴泉紫芝灵药。”由此看来,裴松之所引亦为注文。据此推测,其正文亦未必为字书,然《隋书·经籍志》把它编入小学类,姑仍其旧。马氏此辑见其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芦浦笔记

    十卷。南宋刘昌诗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昌诗字兴伯,清江(今湖北恩施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据此书第七卷“仙卜”一条,称开禧乙丑(1205)“予窃太常第”,可知刘昌诗于宁宗开禧元年登进士第。后曾为县令、监华亭

  • 辽大臣年表

    一卷。金大臣年表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该书前列诸帝系统图,后为辽、金二表,俱系年于上,并有各大臣的名爵纬排列其下。大抵是根据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本纪中所记载的命官年月编次成书,并未做考订,仅有便于检寻之用

  • 南村诗集

    四卷。明陶宗仪(1316-?)撰。陶宗仪字南村,号九成,台州黄岩(今属浙江)人。元末举进士不第,明洪武中曾任教官。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率诸生到南京赴礼部试,赐钞而归。宗仪学识广博,不但长于诗文,精

  • 徂徕石先生文集

    二十卷。末一卷。宋石介(1005-1045)撰。石介字守道,一字公操,号徂徕先生,兖州奉苻(今山东兖州)人,天圣八年(1030)进士,太子中允。官至山东郓城观察推官、南京留守推官。好学深思,身居要职,

  • 种树书

    三卷。唐郭橐驼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郭橐驼是唐代柳宗元《郭橐驼传》中的人物,此人能否著述尚难断言。《种树书》其它版本也有署名俞宗本的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又作俞贞木,此处依《夷门广牍》本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著录

  • 星槎胜览

    二卷。费信撰。费信(1388-?)字公晓。苏州昆山(今江苏)人。永乐、宣德年间,曾以通事(翻译)之职,随郑和通使西详。前后四次。历览诸国人物、风土。将所见所闻撰成此书。前卷所记为其亲历诸国。后卷为采集

  • 三礼陈数求义

    三十卷。清林乔荫撰。林乔荫生卒年未详,侯官人,精通礼经。林乔荫因三礼自郑玄之后,注者多家,其间礼器物品的数量、大小、规模(即“数”),往往有未弄清楚处。因之取三礼本文,反复分析,以彼此前后互相参证,三

  • 西樵野记

    四卷。明侯甸撰。侯甸,苏州人。生卒年、生平均不详。《西樵野记》是一种记叙幽怪之事和其它杂事的笔记小说。《明史艺文志》记载说这部书是十卷,与此本卷数不符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编者疑有散佚,但据《西樵野记》的

  • 新史奇观

    见《新世弘勋》。

  • 北齐书

    五十卷。李百药(565-648)撰。李百药,字重规,定州安平(今河北安平)人,唐初史学家。他奉诏撰史,于贞观三年(公元629年)开始编撰,贞观十年(636年)完成的。李百药的父亲李德林任隋朝内史令,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