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后汉书补注

后汉书补注

二十四卷。清惠楝撰。惠楝,作有《周易本义辨证》,已著录。《后汉书补注》中只标所注的句子,书中以范晔作《后汉书》史事为主,杂引诸书,考究训诂,引证史实。采集群书编辑成书。把列传分为上中下三卷,为《后汉书补注》的最初底本。阳湖孙星衍祠堂书目,著录惠楝《后汉书训纂》二十六卷,惠楝注《王士祯渔洋精华录》,也称名《训纂》,由此得知《后汉书补注》原名为“训纂”,共二十六卷,而后来改名为“补注”,又删改成二十四卷。此书与杭世骏的《三国志补注》比较,采摘古书有过之,《后汉书补注》引杂说也多。又惠楝守古学,研经史,书中经纬通贯方面也为特长。有嘉庆九年(1804)德裕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施氏七书讲义

    见《七书讲义》。

  • 恭颂大清千字文

    一卷 不著编者名氏。成亲王永理(?-1824)书。元和袁治模嘉庆十七年(1812)三月摹勒上石,世传有诒晋斋墨拓本。永理为高宗皇帝十一子,乾隆间封成亲王,嘉庆间任军机处行走,精于书法。是编系取梁周兴嗣

  • 海国闻见录

    二卷。陈伦炯撰。陈伦炯,生卒年不详。字资斋。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(今福建厦门)人。其父曾参与平定台湾及又奉命入东、西洋招访郑氏遗人五年。官至广东副都统。伦炯少从其父,熟闻海道形势。后袭父荫由侍卫历任澎湖

  • 桴庵集

    四卷。清薛所蕴(1600-1667)撰。薛所蕴生平详见《澹友轩文集》(辞目)。《桴庵集》凡四卷为薛所蕴诗集。乃其子薛奋生等所编录。刊于顺治癸巳年(1653),有其门人彭志古跋,称其诗创辟似王建,蕴籍似

  • 尚友堂集

    二卷。《忠谏遗稿》一卷。明林秉汉(?-1603?)撰。林秉汉,字伯昭,一字聚五,福建长泰人。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进士。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,巡按广东。卒赠太仆寺卿,谥文端。著有《尚有堂集》等。据张

  • 易史象解

    二卷。明林允昌撰。允昌字为磐,号素庵,福建晋江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官至吏部郎中。该书取《易》象大义而各寻史实以配之,每卦为一解。《自序》称其本程传、朱义、诚斋、紫溪之说,而参以己见。但实际上

  • 物原

    一卷。明罗颀(生卒年不详)撰。罗颀字仪甫,浙江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本书为更订宋高承《事物纪原》而作。全书共分十八门,共二百三十九条。《事物纪原》尚著明出典,而本书混众说而为一,舛误之处很多。如谓乌孙

  • 徐青霞行述

    一卷。清徐根、徐彦林、徐椽等撰,所述为其父徐玉举事迹。玉举字青霞,江苏甘泉(今江都)人。嘉庆十八年(1813年)举人,纳赀为刑部员外郎,升郎中,后以病归里。此书有道光年间刊本。

  • 期斋集

    十四卷。明吕本(约1545前后在世)撰。吕本,字汝立,号南渠,又号期斋,初姓李,后归宗。浙江余姚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,谥文安。著有《期斋集》。是集凡十四卷。诗四

  • 道门定制

    十一卷。南宋吕元素(生卒年不详)、吕太焕(生卒年不详)合撰。吕元素,字朴庵,江原(今属四川崇庆县)人,南宋孝宗、光宗、宁宗三朝时西蜀道士,编撰《道门定制》前五卷;吕太焕,吕元素弟子,其余不详,编撰《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