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名理探

名理探

五卷。葡萄牙傅汎际(?-1653)译义,清李之藻达辞而成。汎际字体斋,耶稣教士。泰昌元年(1620年)来澳门,曾在嘉定、杭州、西安等地传教。在杭州时与李之藻译有《名理探》十卷、《寰有铨》六卷。据之藻《寰有铨·序》云:“余自癸亥归回,即从修士傅公汎际结序湖上,形神并式,研论本始。”《名理探》初刻于崇祯四年(1631),原十卷,今仅存五卷,殆非原刻本,抑或刻而未竣之本。后附有陈垣撰《李之藻传》。马良传序说:“之藻所译《寰有铨》、《名理探》,至艰深,而措辞之妙,往往令读者忘其为译文,非博极群书,曷克臻此?”这部不但文字优美,而且是近代学者参见名学输入中国之渊来的重要著作,文献价值极高。现存的通行本为:辅仁大学影印新会陈氏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嬉

    二卷。题“栖云野客戏编”,“饲鹤山人评点”。作者真实姓名无考。小说集,共收小说七篇:上卷有《画圈儿》、《冰天谜虎》、《司花公子诵诗》、《善鬼不单名鬼》;下卷有《洗炭桥》、《鹦鹉地》、《幻影山得冰天谜虎

  • 朱子实纪

    十二卷。明戴铣编。戴铣字宝之,婺源(今属江西)人,生卒不详。弘治九年(1496)进士,官至给事中,以弹劾太监高凤,诏下狱,廷杖至死。《明史》有传。《朱子实纪》一书详细记述了南宋著名学者朱熹生平学术的始

  • 明文远

    清徐文驹(详见《师经堂集》)编。此集为明代文章汇编,所录均为有明一代之文。前后均无序、跋,亦没有目录。其圈点、批语用八比之法。虽名为《明文远》,然亦存有元、清人之文各一篇,可见编次之混乱。《四库全书》

  • 尚书帝命期

    一卷。原题阙名,其他一些辑本多作《尚书帝命验》。本卷共辑有十三条,《白镜帖》所引“桀失玉镜,用其噬兽”一条与《太平御览》所引“桀失其玉镜,用其噬虎”大同小异;“禹白帝精”、“有人雄起”两条,见《太平御

  • 嘉定钱氏著述

    三种,五卷。清钱大昭、钱东垣撰。钱大昭(1744-1813),字晦之,一字可庐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钱大听之弟。是编收钱大昭二种:《可庐著述十种叙例》一卷、《三国志辨疑》一卷。钱氏著述颇多,因无

  • 编珠

    二卷,补遗二卷,续编珠二卷。隋杜公瞻(生卒年不详)编撰。《编珠》一书《隋志》、《唐志》里均无记载。《宋志》才开始著录,但无传本。清康熙年间詹事府詹事钱塘高士奇奉旨检阅内库书籍,在废纸堆中发现其书的一卷

  • 尚书天地图说

    六卷。清潘咸(详见《易耆图说》)撰。此书虽借《尚书》之名为名,又以《尧典》经文冠前五卷之首,以《禹贡》经文冠末一卷之首,而实是摘录支离曼衍,自抒己说,与《尚书》经义渺无所涉。而其己说又多逞私臆。如其谓

  • 使黔草

    三卷。清何绍基(1799-1873)撰。何绍基字子贞,号东洲,晚号蝯叟(一作猿叟)。道州(今湖南道县)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中举,次年举进士,选庶吉士,后授编修,历任文渊阁校理、国史馆提调等职,历

  • 玲珑山馆丛刻

    六种,十三卷。清顾湘编。顾湘,自号石墩山人,常熟(今江苏常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清代藏书家。《玲珑山馆从刻》收书六种:唐张参《五经文字》三卷、唐唐玄度新加《九经字样》一卷、唐刘赓《稽瑞》一卷、宋娄机《班

  • 读左管窥

    二卷。清赵青藜(1700——1780)撰。青藜字然乙,号星阁,泾县(今属安徽省)人。乾隆丙辰(1736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。著作除《读左管窥》外,还有《星阁史论》、《星阁正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