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评辨正
四卷,清黄鹏扬撰,作者生平事迹见前《读史吟详》条。《史评辨正》一书取历代史评,论断其是非。每条之前都先列出前人之语,其次再申明作者自己的看法观点。书前自序所论评史中有“三病”、“四宜”等说,颇为切中历代史评之要害。但书中作者自己也争无关得失之处,亦难改迂儒论古之习。此书为福建巡抚采进本。
四卷,清黄鹏扬撰,作者生平事迹见前《读史吟详》条。《史评辨正》一书取历代史评,论断其是非。每条之前都先列出前人之语,其次再申明作者自己的看法观点。书前自序所论评史中有“三病”、“四宜”等说,颇为切中历代史评之要害。但书中作者自己也争无关得失之处,亦难改迂儒论古之习。此书为福建巡抚采进本。
一卷。吴起(?-前381年)撰。吴起,卫国左氏(今山东曹县北)人,战国初期军事家、政治家。据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记载,他“好用兵,尝学于曾子,事鲁君”。后来齐攻鲁,因吴起妻为齐女而被鲁人疑忌,起乃杀
十卷。宋太宗敕王著摹勒。王著,生卒年不详。字如微,授隆平主薄,官太宗侍书,殿中侍御史。善攻书。宋太宗曾购求古今书迹。让王著辨精识微,确定为法帖十卷,并摹勒上石,便是《淳化法帖》。唐《弘文馆帖》只是摹刻
一卷。清周镐撰。镐字怀西,号犊山,金匮(今江苏无锡)人,乾隆举人,官至漳州知府。生平勤问学,至老不衰。著有《犊山类稿》,《课易存商》即其中之一。此书不章解句释,每卦只一、二条,皆先问后答。全书皆阐义理
十二卷。补遗 一卷。续遗 一卷。清孙应科撰。孙应科字彦之,江苏高邮(今江苏高邮)人。是书汇聚群言,题名说苑,取其有似刘向《说苑》。卷首有钱栻、李周南、夏味堂、刘宝楠诸序及应科所作例言,列历代解四书名目
六卷。清牛运震(详见《诗志》)撰。运震著《空山堂诗志》八卷,见解颇新,书成“山左学者争相传诵,遂遍海内”(贺氏刊本跋语),后因书版久漫漶,安德(今辽宁朝阳县)田昂重刊之。昂以为,运震之书,专剖诗意,故
一卷。汉郑玄(详见《周礼郑氏音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是书以周礼在鲁,因依《春秋》经传所书禘祫事互相参校,以其所书,推其所不书,犹后仓等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意。其言曰:“儒者之说禘祫也,通俗不同,学者竞传其
六卷。明郭子章(详见《衣生易解》)撰。是书专记豫章(江西南昌)一地的诗坛情况。所录历代诗人,皆与豫章有关,或为豫章之人,或曾在豫章任职,或曾到豫章游历,颇有地域特色。书中内容辑自他人著作,采自郡县志书
一卷。不著撰人姓氏。旧本题作晋郭璞撰、张篆注。但《晋书》郭璞本传不言有此书,《隋志》、《唐志》、《宋志》以下诸家书目皆不著录,故决非郭璞之书。考其正文与注,如出一手,极可能是张箓依托郭璞之名而为此书。
四卷。清宋鉴撰。宋鉴字半塘,山西安邑人,乾隆十三年进士,官至广东南雄府通判。此书一辨《今文尚书》、《古文尚书》和伪《古文尚书》的传述源流;二辨古字的异同;三辨伪《古文尚书》的抄袭之本;四辨《论语》、《
二十六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中观论疏》是注解《中观论》的经注书。续藏经本作二十卷,金陵刻经处刻本汇入论文,作二十六卷。《中观论》亦称《中论》,是印度僧人龙树所著,为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