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华山志

华山志

一卷。金王处一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处一,字子渊,号莲峰逸士。撰有《华山志》一卷。《华山志》,全称《西岳华山志》。此书前有金世宗大定癸卯年(1183)刘大用序。据其序所述,王子渊早有修道之志,儿女婚娶之后,便想入华山修炼金液,乃取旧藏《华山记》,参阅本郡图及刘向《列仙传》等有关华山事迹,采拾附益而成此书。刘大用称此书“其文七十余篇”,而今仅存五十余条,或为后人删节合并也有可能。其书所载,大抵以地为纲,诸事都各附其地而记述。对华山峰穴林谷、岩龛池井、溪洞潭泉,宫观寺庙、药炉神坛,仙林古柏及诸神显现之处和众仙真修炼事迹,都有所介绍。所以《四库提要》称其书“非地志之正体,故隶之道家类。”虽然此书非正体地志,但其对于后世了解华山故事传说实有助益,更利于当今开发旅游业。关于此书作者,与全真道中王处一(号玉阳子,金初人)同名,二者不可误混。现存明《道藏》本、《道藏举要》本,清《四库提要》据浙江汪汝瑮家藏本,著录于道家类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桓范论

    见《世要论》。

  • 薛文清年谱

    一卷。明杨鹤(?-1634)撰。鹤字修龄,武陵(今属湖南)人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,总督陕西三边军务。该书是为明代学者薛瑄编订的一部年谱。据书后杨鹤自跋看,先前有薛瑄门人张鼎己编

  • 春秋左传服注存

    二卷。清沈豫(详见《读易寡过》)撰。沈豫字小旉,号补堂,萧山(今浙江萧山)人,文学生,精《左传》学。东汉学者服虔注《左传》,号为精审,曾与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并立于学官。南北朝时,河洛流行服虔注,江左

  • 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

    二十五卷。清张大昌撰。张大昌,浙江仁和县人,字小云。是书为光绪中辑成,其卷一为定浙志功,卷二为定浙从征将士表,卷三为靖典示威,卷四为靖典从征将士表,卷五为平藩志伐,卷六为平藩从征将士表,卷七为迎銮志,

  • 通甫类稿

    四卷。《续编》二卷。《诗存》四卷。《诗存之余》二卷。清鲁一同(1805-1863)撰。鲁一同,字通甫,一字兰岑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举人。后屡试不第,遂潜心经学。与林则徐有交。

  • 桐阴山房丛刻

    三种,三卷。清周继煦撰。周继煦字春甫,江西泰和人,生卒年不详。官居贵州,与邵汉勋、郑珍、莫友芝等交往。丛书所收三种均为其撰述小品:《蕉心阁词》一卷,是周继煦的词集;《幽梦影续评》一卷,《幽梦影》为明张

  • 古史汇编

    四卷。明韩孔赞(生卒年不详)撰。韩孔赞字义一。本书采诸史典故,分四十七门。其事起于唐代而止于明代。其体例仿《文献通考》,内容叙述简略。

  • 嘉应州志

    ①十二卷。清王之正纂修。王之正,通州人,举人,乾隆十三年(1748)任知州。程乡县志,自明嘉靖间县令陈应奎、教谕赖存业,始有成编,顺治、康熙间相继重修。乾隆十三年,王之正任知州,正值程乡县改嘉应州十六

  • 六帖新书

    见《白孔六帖》。

  • 李虚中命书

    三卷。旧本题鬼谷子撰。唐李虚中(762-813)注。李虚中,字常容,魏侍中李冲八世孙。进士及第,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。翰愈曾为作墓志铭,见于《昌黎文集》,墓志铭说:“最深五行书,以人之始生年月日,所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