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卷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韩氏即汉韩婴,据《汉书·儒林传》,韩婴燕人,生卒年不详,文帝时博士,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,精于《易》,以诗闻名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易十三家中有韩氏二篇,《注》云即《韩氏易传》。或
八卷。清于鬯撰。于鬯有《校周易》已著录。是编从胡承珙《毛诗后笺》之说认为诗序可分为作诗与序诗两类。作诗即专就一事一物比兴成文,所要表述的意志情趣尽在篇句之中。序诗则撮举众诗美刺之意,一诗所歌咏者往往又
无卷数。清卢文弨(1717-1796)撰,卢文弨生平事迹详见《抱经堂文集》条。《群书拾补》是《抱经堂丛书》中的一部,是一部考证、校订古籍的著作。考订的内容包括:《五经正义表》、《易经注疏》、《周易略例
四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宋吴文英(约1212-约1272)撰。吴文英字君特,号梦窗、觉翁,庆元(今浙江宁波)人。吴文英往来于江浙之间,曾为嗣荣王等显贵的门客。其词字句工丽,音律和谐,与周密齐名,并称“二窗
清孙之騄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孙之騄字子骏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贡生,雍正间,官庆元县教谕。性耿介,博学好古,尤专于经。著有《松源集》。此集共五种。刻于雍正七年(1729)至雍正
四卷。清范家相(生卒年不详)撰。范家相,字左南,号蘅州,又号雪舟,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进士,官至广西柳州府知府,著有是书及《环渌轩诗钞》、《三家诗拾遗》、《诗沈》诸书。是书
十一种,十三卷。清许增(1824-1903)编。许增字益斋,号遇孙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曾刻有《榆园丛刻》二十八种。《娱园丛刻》所收均为清代书画、碑版、文房用具等有关艺术鉴赏的著作,共十一种:孙承泽
一卷。清王国维(见《刘祁西使记校注》)撰。该书记成吉思汗佐命元臣耶律楚材事实。楚材为元草创法度,功不可没,卒谥文正,而其事迹不彰。国维乃以《湛然居士集》为主,辅以他书撰成此谱。有关楚材生卒年考证不确。
一卷。论语集注十卷、孟子集注七卷、中庸章句一卷,合称四书章句集注,南宋朱熹(1130-1200)撰。朱熹字元晦,后改仲晦,号晦庵,别号紫阳,南宋大儒,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理学集大成者,徽州婺源(今江西
三十四卷。明杨联芳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联芳字懋赏。漳州(今福建漳浦)人。本书成于万历四十一年。杂采诸经、分类编辑。又各注字义于旁。以便记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