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北固山志

北固山志

①十二卷。清释了瑛撰。了瑛,号韫庵,象山寺僧。《北固山志》道光刻本,共十二卷。卷首为宸翰。正文分为七门,依次为形胜、建置、古迹、碑刻、人物、杂识、艺文。兹篇以明张莱《三山合志》为底本,广搜博采,历时八年而成。除大量增补前人失漏之事,亦多正前人之谬误。如凤凰池条,旧谓三面环水,春夏小满之时,可泊舟绝壁下。今则指出,康熙七年,移建演武场官厅,河塞,无复三面环水者。甘露寺条,辨甘露之名实自卫公始亦卓有见识。旧志多谓甘露寺之名始于吴,为误。今则谓考李文饶集,有祭言禅师文云,因甘露之降瑞,立仁祠于高标。又谓,宝历间创甘露刹,以资禘皇之冥福。则甘露之名自卫公始明。② 十四卷。清周伯义、陈任阳撰。北固山,在江苏镇江府城北一里。下临扬子江。势最固险,故名北固。《水经注》所谓别岭入江。别岭即后峰。僧了瑛曾辑《北固志》十二卷,则专指后峰言之。周、陈二人以为不足,则又重修,并及前、中两峰,而成此书。《北固山志》光绪三十年(1904)刻本,共十四卷。分为八门。卷首为宸翰。其后依次为形胜、建置、古迹、碑刻、人物、纪要、杂识、艺文。其柳永墓条,谓柳耆卿卒,葬丹徒土山。同时有柳说者,适居丹徒,哀耆卿之后,而收恤之。此丹徒柳姓之始。其下并引陈朝清墓志、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等数种旧籍以证之,颇为可信。此条之详确,远胜旧志。他若记唐若山与客游北固山,遇道士而随其隐去事,亦远详于旧志,且文字亦十分生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

    二十卷。唐末强思齐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强思齐,字默越,濛阳(今属四川彭县)人。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,深得妙旨。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。所撰《玄德纂疏》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(920),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。

  • 宁阳县志

    八卷。清刘兴汉修,程待聘纂。刘兴汉字干帷,山西汾阳人,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康熙六年(1667)任宁阳知县。邑有宁山,在县北十八里,故得名宁阳。刘兴汉莅任后,检阅旧志,因兵燹之后,仅余残编断简,

  • 耻亭遗书

    十卷。清代周宗濂撰。周宗濂字简庵,华亭(今属上海)人,官至潜山县教谕,著有《文献通考节贯》等书。此书是作者关于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等书的读书笔记。书后附有《曰

  • 蓝涧集

    六卷。明蓝智撰。蓝智,字明之,崇安(今属福建)人,生卒年不详。蓝智为蓝仁之弟,元末弃去科举,与其兄共师杜本,倡和为诗。洪武十年(1377)以荐受广西按察司佥事,颇有廉声。后卸职归里,著有《蓝涧集》六卷

  • 鹤和篇

    三卷。明闪仲侗(约1644年前后在世)撰。闪仲侗,字士觉,永昌(今云南保山)人。举人。其生卒仕履未详。考明天启五年(1625)进士有闪仲俨,官至少詹事,亦永昌人,当即其兄弟。仲侗自称崇祯四年(1631

  • 庄子集释

    一卷。清郭庆藩(详见《说文经字正义》)撰。前人注解《庄子》者,多达数十家,各家注本各有所长,各有所短。郭庆藩作《庄子集释》,博采诸家之长。于正文之下,先引郭象注,次引成玄英疏,再用陆德明音义。而他自己

  • 禹贡地名集说

    二卷。清洪符孙撰。洪符孙字幼怀,江苏阳湖人,洪亮吉之子。此书专门解释《禹贡》中的地名,引证广博、立论精当,纠正了不少前人的失误,如洪符孙辨羽山在今海州而不是在登州、荆山在今朝邑而不是在富平等,所论都十

  • 小畜集

    三十卷。宋王禹偁(954-1001)撰。王禹偁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。字元之,巨野(今属山东)人。太平兴国八年(983)进士。官至右拾遗。以刚直敢言著称,曾上疏请减百官奉禄,节约开支,减轻刑罚。后屡以事贬

  • 毛诗古韵

    五卷。清牟应震撰。此书前有张鹏序及作者自序。作者以为古韵久亡,春秋以后之书,不能作为春秋以前的证据。于是求之于《诗》,故是书以《诗》为主,《诗》合用者则合之,不合者则分之,旁及者则通转之。计分《诗》韵

  • 药房樵唱

    三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吴景奎(1292-1355)撰。景奎字文可。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曾为浙东宪府掾刘贞从事。后署兴化县儒学录,不就,卒于家。黄溍撰其墓志,深相惋惜。此集为景奎子履与其门人黄琪所编。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