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制服成诵编

制服成诵编

一卷。清周保珪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保珪,字桐侯,江苏嘉定县(今上海嘉定)人。同治十二年(1873)举人。从王文韶馆湖南及京邸,为其子师,以文行称于时,编《周易集说》未就,著有是书。书首为王文韶序,略言“桐侯少负异禀,而邃于学。余所尤恸者,自辛酉至乙酉,服官中外,以迄归田,二十余年中,惟桐侯未离左右。凡官事家事,为是非利害所关者,能为余尽言无隐。外任十四年得以无大过失,实桐侯力为多。所为诗文,皆实事求是,其它著述多未完之稿,惟《制服成诵编》一种,纂辑完具,有功名教之书”(末题“光绪丁亥(1887)孟秋之月,退辅老人王文韶”)。次为《序例》,略言“同治甲戌(1874)保珪奉讳家居,遍稽典礼诸书,每叹丧服之文,大类《仪礼》难读,不揆冒昧,汇繁举要,编为韵文,使可成诵。庶闾塾子弟,童而习之,因文求情,以察于伦理,而家喻户晓,蒸为礼俗。编成,同志或指谬误,辄重加厘订,十年以来草凡六削,诚惧学非殚洽,纷漏犹多。仁和师(即王文韶)见而赏之,将刊为训蒙课本,用摅蓄念,以质博闻”云云(例文较繁,未录)。后有其弟保璋跋。是书首为《制服表》,凡五格,第一为大清通礼,二为周代礼,三唐、四宋、五明。如“斩衰三年,子为父母”,周“为父斩衰三年,为母,父在齐衰杖期,父卒齐衰三年”,唐“为父同,为母,父在父卒并齐衰三年(上元后)”(按唐有两上元年号,此上元当加高宗二字),宋同,明“皆齐衰三年”。余仿此,皆著其同异。附有案语,凡已有而后代无及删者,皆别白之。后面即为《制服成诵编》,有“五服冠服绖杖履通制”,“本宗九族五服”,“妇为夫族服”,“妾为家长族服”,“女出嫁为本宗族服”,“异姓亲服”“三父八母服(附养母改嫁生母诸服)”“为人后者为本“生亲属降服”,“兼祧分祧服(分祧者,独子兼祧,生二子则为分祧)”“丁尤给僻通制”“附殇服”。皆为七字诗。言其制有疑碍者,则加注于下。所引例有至同治十一年(1872)者,则在大清通礼后。末为《制服通释》,《序例》云:“韵文十一章,但述服制,而所以制服之意阙如,谨本先儒论服诸说,汇为《通释》一篇。其间并及古制,著其由来,以明时变从宜之故。”是书叙列详明,论说缜密,固治礼家所宜注重也。然是书成后,清制丧服又有新例,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礼部议覆江西提学使汪贻书请服抚养叔妾三年,改为照养母服期服去官之例,亦宜加入。是书最早刻于光绪十三年(1887),光绪十八年(1892)山东书局有重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盈川集

    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唐杨炯(650-695)撰。杨炯,弘农华阳(今属陕西省)人,文学家,诗人,官至盈川县县令。为官严酷,自负清高。幼年聪明好学,显庆四年(659),应神童举及第,待制弘文馆。诗与王勃、

  • 通纪直解

    十六卷。明张嘉和撰。嘉和履历不详。此书叙述从明洪武到天启年间,都是按年编写,是为正编。从十五卷以下是续编,主要是记述崇祯朝的大臣事迹。书前为本纪,名臣之传附后,其中有关时事、大臣奏疏,如杨涟诸公二十四

  • 呼兰府志

    十二卷。民国黄维翰纂修。黄维翰(1866——1930),字申甫,江西崇仁县人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进士,曾任兵部职方司主事,呼兰府知府,龙江知府。民国初年,应黑龙江督军朱子樵聘,负责《黑龙江通志》

  • 拟易

    无卷数。明张武略撰。作者为何处人不详。此书自序谓其读易,深绎其义,不过是戒占者以退让谦下之道,明哲保身之机,此乃全书之大旨。因而作者所拟只有四卦:一曰退,二曰忍,三曰默,四曰恕,以退拟遁,以忍拟离,以

  • 春秋释经

    十二卷。清高澍然撰。澍然字雨农,福建光泽(今属福建省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举人,官内阁中书。深于《春秋》,著作除《春秋释经》外,还有《诗音》十五卷、《论语私记》二卷、《福建历朝宦绩录》四十卷、《闽

  • 禹贡本义

    一卷。杨守敬(1839-1915年)撰。杨守敬字惺吾,号邻苏,湖北宜都人,清末民初的历史地理学家。清同治年间举人,光绪年间曾作为黎庶昌的随员出使日本,撰有《日本访书志》,并影印模刻成《留真谱》和《古逸

  • 明清名人尺牍

    十卷。清冯瑜选刻梁同书所藏尺牍。冯瑜字鸣和,所刻《摹义堂法帖》与《瓯香馆帖》已著录。此刻收明人尺牍四卷,计三十五家,清代六卷,六十二家。此帖于嘉庆二十年(1815)刻成。梁同书作题语,大意是,他所藏明

  • 秘传眼科龙木论

    见《眼科龙木论》。

  • 闻喜县志续

    四卷。清陈作哲修,杨秀深纂。陈作哲详见光绪《闻喜县志斠》。此书性质与上两书不同,《闻喜县志斠》乃斠勘闻喜旧志讹误;《闻喜县志补》乃补乾隆三十一年知县李遵唐本之缺载者,追补其后。《闻喜县志续》光绪六年(

  • 盐亭县志

    八卷首一卷,清邢锡晋修,胡光琦纂。胡光琦,曾任盐亭县知县。盐亭旧志编纂于乾隆二十八年(1763),主其事者为县令董梦曾。仅二十余年,胡光琦复为此志。盖张松孙守潼时,于志乘别具苦心,郡志既成后,复以次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