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冬青树

冬青树

二卷。清蒋士铨(1725-1784)撰。蒋士铨,字心余,又字苕生,号藏园,又号清容居士,江西铅山人。清代文学家。士铨工词曲兼善诗文,在乾隆嘉庆时期影响很大,与袁枚、赵翼并称“乾隆三大家”。一生著述很多。现存诗有二千五百余首,大部分为抒情、吊古、纪游之作。其主要著述《忠雅堂集》四十三卷,包括文集十二卷、诗集二十七卷及补遗二卷、词集二卷。此外戏曲创作在他一生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,是清代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。著有杂剧、传奇戏曲十六种。格调大都比较高雅。其中《临川梦》、《空谷香》、《桂林霜》、《雪中人》、《香祖楼》、《第二碑》、《四弦秋》、《一片石》与此书《冬青树》合称为《藏园九种曲》。其它有《采石矶》、《采樵图》、《康衢乐》、《忉利天》、《长生箓》、《升平瑞》、《庐山会》等。杨恩寿评赞《藏园九种曲》云:“乾隆时一大著作,专以性灵为字”,又云其“语无不练,意无不新,调无不谐,韵无不响。”可见当时影响之大。《冬青树》一剧写江西安抚使文天祥摆下家宴为母亲上寿,忽有圣旨说元兵逼近临安,命他率军勤王。文天祥告别老母,以家财犒赏军卒,招募新兵,奔赴临安。文天祥被封为丞相兼枢密使,总督诸路军马。临安城市一片混乱,大小官员纷纷投降。北朝大元帅唆都忙右歹驻扎皋亭山上,文天祥身衔使命前来议和。他问唆都:“此次元兵南来,还是希图争夺江山?还是志在金帛子女?”唆都回答说:“只因南朝君臣不振,此来实欲整顿朝纲。”他又责问为何让度宗的两位王子出奔,文天祥理直气壮地回答:“此乃宗庙社稷所关,岂是细事!北朝待皇帝好,则二王为人臣,若有差池,就别有皇帝出来。”几句话把唆都气得无言可对。在襄阳投降的吕文焕上来劝降,被文天祥痛骂一顿。唆都命人将文丞相送往北方,文天祥拔剑自刎,被伴臣信世昌夺下。文天祥被押到镇江,余庆元以酒劝醉护送他逃到江北的真州,后经辗转到达通州,得遇曹太监张少保,始知益王已在福州登位,改元景炎。他与张少保同船,来到福州。景炎皇帝即刻宣上殿来向他问计。不久,文天祥在潮阳与张洪范会战,一次战役中,不幸兵败被执,押送燕京,身居土室,诸气相侵,凛然无恙,作《正气歌》一首。汪元量将它谱入管弦,名曰《拘幽操》。一天,文天祥被绑赴柴市口,行刑前南朝的留梦炎丞相和赵孟頫学士摆下酒筵,文天祥一脚把它踢翻,称不吃这二臣的酒食。此时风雨大作雷电闪鸣,文天祥从容就义。文天祥升天后被上帝封为宪台,与谢枋得一起,审问南宋奸臣黄潜善、汪伯彦、秦桧、韩侂胄、史弥远、丁大全,把他们打入泥犁地狱,变为牲畜,永受烹炙宰割之苦。上帝见他有功,又升为都天总宪,谢枋得则为九天司命星君。是剧史实多本于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。其中“发陵”、“收骨”、“私葬”、“梦报”等出,皆取自明人卜世臣之《冬青记》。此剧歌颂忠良,贬斥奸邪,悲剧气氛强烈,具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,反映了宋元易代之际的时代风貌,刻划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。歌颂了爱国志士文天祥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,表彰了谢枋得等一些忠义之士。为叙述南宋灭亡之际一部真实的历史故事。而前人对此剧评价不高。有乾隆间蒋氏藏园刊本、藏园重刊本、坊刻本、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历代石经略

    二卷(光绪九年陈州刻本)。清桂馥(1736-1805)撰。馥字冬卉,号未谷,山东曲阜人,乾隆五十五年进士。此书根据顾炎武《石经考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诸书以及当时诸儒之说,而加以论述。内

  • 兰畹居清言

    十卷。明郑仲夔(约1636年前后在世)撰。郑仲夔,字尤如,江西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生平亦无考。仿《世说新语》作《兰畹居清言》,又有《耳新》十卷。《兰畹居清言》一书采录僻事隽语,从汉魏一直到嘉隆,分门别类

  • 赐恤纶言

    一卷。编者不详。该书记清末李星沅传志诸文。包括上谕、谕祭、谕碑、国史馆本传、家传、墓志铭、神道碑铭等。现有咸丰刊本。

  • 黑龙江外记

    八卷。清西清纂。西清字研斋,长白山人,文端公鄂尔泰之曾孙。善诗文。嘉庆年间,官黑龙江时,常检署中旧档案,甄录于册,闲暇时则访问故老耆旧,心有所得,辄笔而记之,积而稿成。《黑龙江外记》嘉庆十五年(181

  • 周易孔义集说

    二十卷。清沈起玄(1685-1763)撰。沈起玄字子大,江苏太仓人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。官至光禄寺卿。乾隆十三年(1748)以疾告归,杜门读书。历主钟山、济南、扬州、太仓诸书院。此书认为十翼是

  • 涵有堂诗文集

    四卷。清游绍安(约1738年前后在世)撰。游绍安,字不详,号心水,福清(今福建福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雍正元年(1723)进士。绍安工诗文。是集为游绍安诗文集。凡四卷,诗二卷,文二卷。其诗文多为绍安在

  • 东源读史录

    无卷数,明田维祜撰。维祜字裕夫,号东源居士,萧山(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南)人。正德三年(1508年)进士,官至肇庆府知府。该书在收集史事及前人史评的基础上,逐一抒发自己的意见。在书后自跋中,作者谓于正德

  • 诸病源候论

    见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》。

  • 水云楼词

    二卷。续一卷。清蒋春霖(1818——1868)撰。蒋春霖,字鹿潭,江苏江阴人,早弃举业,曾任两淮富安场盐大使等小盐官。年少时,曾专意工诗,中年时又弃而工词。其词多婉约,与纳兰容若、项鸿祚并称“三鼎足”

  • 苍莨集

    二十一卷。清孙鼎臣(1819-1859)撰。孙鼎臣,字子余,号芝房,善化(今湖南长沙)人。道光进士。官至翰林院侍读。著为书论,其言明达适治体。以论事切深。时不能重用,告假归。孙鼎臣工诗与古文,有《畚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