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清刘体仁(1624-?)撰。刘体仁,字公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。顺治进士,官吏部郎中。曾从孙奇逢问学,与王士祯、汪琬友善。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,表现闲情逸致。喜作画,并精鉴别。著有《七颂堂识小录》
一卷。清末颜札氏撰。按启秀,库拉雅氏,满洲正白旗人,道光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、军机大臣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因庇护义和团,伏诛。该书即其继妻颜札氏所记。现存光绪刊本。
十二卷。清陆编。陆,字梅垞,吴门(今属江苏)人,生卒年不详。陆因感于历史上名媛之诗词不少,而选学与录之者甚少,于是自选上自汉代下迄辽元名媛所作,“汰其六七,存其二三”共录诗六百三十一首,词六十七首。其
六卷。清吴嘉宾(1803-1864)撰。嘉宾字子序,江西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清古文家,官至翰林院编修,著有《求自得之宝文钞》、《尚絅庐诗钞》等。是书《大学》一卷,《中庸》一卷,《论语》二卷,《孟子》
一卷。清许致和撰。致和著有《说诗循序》。是书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各为讲义一篇,后附时艺七篇。谓《大学》全书,蔽以知本;《中庸》大旨,在于尽人会天,一本于诚。以下即就此为说,使通篇筋脉,联络融会。或以一
六十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李瑞钟修,朱昌泰纂。李瑞钟,常山县知县。此志为光绪十二年(1886)刻本。全书六十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,分为:卷一至九为地舆志,卷十至二十为建置,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风俗志,
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该书是《春秋纬》之一,不见于诸史《经籍志》、《艺文志》及其他诸家著录,亡佚已久。但唐代《文选注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艺文类聚》以及宋代《太平御览》、《路史》诸书仍时
二卷。清顾贞观(1637-1714)撰。顾贞观字华峰,一字远平,号梁汾,江苏无锡人。康熙五年(1666)举人,官内阁中书。十五年(1676)设馆教授于宰相纳兰明珠家,与其子纳兰性德友善。后还乡,构筑“
二卷。清黄维翰撰。黄维翰(生平见《稼溪文存》条)。诗集共二卷,始于光绪二十一年(1892)至民国九年(1920)年。魏元旷跋云:“读申甫所存诗,皆身世悲忧之作,盖申甫虽好论诗,而非专力欲以诗名者,故其
蟋蟀在堂,岁聿其莫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除。无已大康,职思其居。好乐无荒,良士瞿瞿。蟋蟀在堂,岁聿其逝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迈。无已大康,职思其外。好乐无荒,良士蹶蹶。蟋蟀在堂,役车其休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