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全州志

全州志

十二卷。首末各一卷,清黄德星纂修,李宏湑续修。黄德星,字聚东,广东陆丰人。雍正二年(1724)举人,乾隆二十(1755)年至二十二(1757)年任全州知州。李宏湑,江苏甘泉(今江苏江都)人,贡生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任知州。旧志始于明嘉靖谢少南,康熙间知州黄志璋续修,乾隆二十一年(1756)知州黄德星纂修州志,三十年(1765)知州李宏湑查阅州志,宋明以前无可考,康熙间州志事简不足观,而黄德星所修州志,搜讨无遗,论断得体,一郡之山川、风俗、政事、文章,条分缕晰,了若列眉,然雠校偶疏,亥豕之讹,在所不免,感叹沿革变迁,月异岁不同,今若不载,必致文献无征,故取黄德星已成之书而定,删繁芜补缺漏,时事据实征词,依类而附。志成于乾隆三十年(1765)。《全州志》乾隆三十年刻本,全书十二卷及首、末各一卷。内容为卷首凡例诸图,正文分为:卷一舆地,卷二建置,卷三学校,卷四田赋,卷五秩官,卷六至卷七选举,卷八至卷九人物,卷十至卷十二艺文,卷末灾祥、杂记,共八门四十二目。此志删繁补缺,补新更误,考订详核,内容更为翔实。新增舆图,开方计里,绘制精细。全州为山川奥区,峦壑奇秀,故志山水特详。人物、艺文两篇,搜讨甚富。艺文中载谢济世《广西三江考》,蒋柱《罗水考》、唐一飞《滩水源流考》,可谓考水道的名篇。不足之处,惟寺观一概不载,则为拘迂之见。该书最早的版本为乾隆三十年(1765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试笔

    一卷。北宋欧阳修(1007-1072)撰。欧阳修生平事迹详见《毛诗本义》。此书为杂集欧阳修手书墨迹,录而成编。往往与《六一诗话》、《归田录》语相出入。不知何人所辑。陆游《渭南集》有为杨元发跋苏东坡所书

  • 永鉴录

    二卷。明洪武中奉敕撰。《四库》馆臣在编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时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列入存目。此书分二卷,六个子目,一曰笃亲亲之义、二曰失亲亲之义,以此训朝廷也。三曰善可为法、四曰恶可为戒、五曰立功国家

  • 陵县志

    ①六卷。清史竑廷纂修。史竑廷字昌言,平陵人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陵县知县。按陵县,汉为厌次地,晋以后为安德县,明洪武二年改置陵县,属德州,清因之。陵县志,创修于明万历年间邑令宋文明,此志为二修。史

  • 岱史

    十八卷。明查志隆撰。查志隆字鸣治,浙江海昌人。官山东都转运盐使司滨乐分司同知。查志隆奉钦差巡按直隶等处监察御史谭耀檄令,旁搜遐考,纂辑成此书。《岱史》明万历刻本,共十八卷。凡为考者三。曰图考。曰星野考

  • 经史答问

    四卷。清朱骏声撰。首有其子孔彰序,称骏声少从钱竹汀游,故往往述其语。又与朱右曾友善,右曾著《逸周书集训》,尝与商订。后与汪文台、俞正燮、程鸿诏及弟子程朝钰等质疑问难,有《经史答问》一编,乱后颇有散失,

  • 张水南集

    十一卷。明张衮撰。张衮,字补之,江苏江阴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。官至南京光禄寺卿。在谏垣时,颇多建白。嘉靖中,倭扰东南,衮家居危城中,曾驰书政府,上御倭五事。该集有诗二卷,文九卷

  • 莫氏父子著述

    六种,三十一卷,附录四卷。清莫与俦、莫友芝撰,莫绳孙编。莫与俦字犹人,又字杰夫,贵州独山人。嘉庆年间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后改选遵义府学教授,从学者甚重。莫友芝为莫与俦之子,其生平详见《唐写本说文解字

  •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

    四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广宏明集》辞条。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》作于贞观元年(627),古本作三卷,唐末已散佚,上下两卷,宋时复失下卷。大中三年(849),新罗《朝鲜古国之一)沙门自相玄将所

  • 二百兰亭斋收藏金石记

    四卷。清吴云撰。吴云(1811-1883),字平斋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诸生。权苏州府知府。年甫强仕,罢官不出。同治三年(1864)迁居吴下,所居有泉石之胜。著作有《两垒轩彝器图释》十二卷等。此书撰

  • 汉书西域传补注

    二卷。清徐松(1771-1838)撰。徐松字星伯,顺天大兴人,嘉庆十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陕西榆林府知府,道光十八年(1838)卒,时年六十八岁。他博览群书,遍游天山南北两路,记山水曲折,作《西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