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

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

伤寒论注》六卷,《伤寒论附余》二卷,《伤寒序例新注》一卷,《读伤寒论心法》一卷,《迥澜说》一卷,《时节气候决病法》一卷。清王丙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丙字绳孙,号朴庄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贡生,幼年聪敏,善读书,博学多闻,苦心钻研,著述颇多。此书为丛书,其中《伤寒论注》为王氏以孙思邈《千金翼方》为蓝本,为《伤寒论》所作注,成书于同治五年(1866)。卷一、卷二为治太阳病所用的桂枝、麻黄、青龙、柴胡、承气、陷胸等汤法和杂疗法;卷三至卷五为诊断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等病状;卷六为伤寒宜忌、发汗、吐、下后病状、霍乱病状、阴阳病已后劳复、杂方。此书皆依《千金翼方》之次。王氏博采诸家详加注释,颇有参考价值。《伤寒论附余》二卷,陆懋修校正。此书为陆氏在王氏对伤寒类证及坏病注释基础上校正而成。卷一叙述与伤寒相似的各种温病,包括冬温、风温、湿温等;卷二为坏病、寒疫等。书中每一病证,首列仲景原文,中有王氏引证诸家论述所作的注释,间有陆氏按语,后附名家治疗验方。王氏注释较详,然对喻昌有关温疫之论颇有微词。陆氏按语,简洁明了,给人以启示。书中又详示辨证用药之法。《伤寒序例新注》一卷,陆懋修校正。王氏认为王叔和《伤寒例》对阐发仲景经旨有益,但对方有执、喻昌妄删《伤寒例》持有异议。认为唐人传本最先。于是依据《千金翼方》,参证《外台秘要》,按王叔和《伤寒例》之序,引证诸家之言,详加注释,后附陆氏按语,要言不繁,多有发挥。《读伤寒论心法》一卷,陆懋修校正。此书为王氏择有关伤寒问题二十一则,对《伤寒论》的命名、存疑、病证等详加说明。提出伤寒包括中风、伤寒、热病、湿病等五种,以明其范围。王氏认为,治病必求其本。此书中亦论及痉湿暍病状不出方治,使人不混于伤寒。皆为有识之见。《迥澜说》一卷,专门批评方有执、喻昌之异说,推崇王叔和,评论诸家,有过分诋毁之词。《时节气候决病法》一卷,对于古人之医论颇有发明之处。王氏医术精明,《玄珠密语》黄丕烈跋中载王氏曾为王芑孙之父治病,预决死生,云壬癸之日难过,果然应验。王氏此书稿久藏未显,光绪初年陆懋修始为校刊,校正之语于要义颇多发挥。王氏又有《古今权量考》一卷,考定古方一两为当时七分六厘,得用药较量法度。《伤寒论注》收入《世补斋医书》续集中,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,光绪十年(1884)刻本,1912-1914年江东书局石印本,1934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。《伤寒论附余》收入《世补斋医书》续集中,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,1934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。《伤寒序例新注》收入《世补斋医书》续集中,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,1934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。《读伤寒论心法》收入《世补斋医书》续集中,有1912一1914年江东书局石印本,1934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。《迥澜说》、《时节气候决病法》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,合订本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畿辅水利议

    不分卷。林则徐撰。林则徐(1780-1850),字无抚,一字少穆,晚号俟村老人。福建侯官(今属福州)人。嘉庆十六年(1811)进士。二十五年(1820)出任浙江杭嘉湖道。道光三年(1823)任江苏按察

  • 墙东类稿

    二十卷。元陆文圭(1252-1336)撰。陆文圭字子方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幼而颖悟,博通经史及天文、地理、律象、医药、算术之学。隐居城东讲学,时称墙东先生。朝廷屡聘不就。文章融会经史,纵横变化。东南

  • 郯城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清张三俊修,冯可参纂。张三俊,三韩人,举人出身,康熙九年(1670)任郯城县知县。冯可参,福建邵武县人,康熙七年任郯城知县。考《郯城县志》,创修于明万历十三年(1585)。知县颜若愚,再修于此

  • 金陵丛刻

    十五种,三十九卷。清傅春官编。傅春官,江苏江宁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清代,各名都大邑,有刊刻乡贤著作的风气,以江、浙一带尤盛。此丛书收江宁、上沅两县清代学者著作,以有裨实用、不尚空谈为依据,多为解经补史之作

  • 满汉合璧朱子节要

    十四卷。不著撰人名氏,明高攀龙辑。翻译皆是旧语,故知是书为乾隆以前之人所作。原本前,有明万历三十三年壬寅高攀龙自序;又有清康熙十四年乙卯,北平朱之弼序。攀龙,字云从,一字存之,号景逸,无锡人,少志程朱

  • 畏斋存稿

    二卷。明林鹗(约1466前后在世)撰。林鹗,字一鹗,别字畏斋,浙江黄岩人,生卒年不详。景泰二年(1451)进士。授御史,出知镇江府,调苏州历左右布政使。成化中,擢南京刑部右侍郎。嘉靖中,御史赵大佑上其

  • 中庸说约

    一卷。孟子说约 一卷。清聂镐敏(详见《论语说约》)撰。是编说《中庸》者十二,说《孟子》者五,篇帙不多,故合刻。《中庸说约》戒惧慎独说,以为慎独字而始揭于夫子,其义则古先民之心传。其说明行,说知仁勇,说

  • 龟甲兽骨文字抄释

    二卷。(日本)林泰辅辑。林泰辅,文学博士。商周遗文会编《龟甲兽骨文字》一书时,曾将《抄释》两卷,附于其后。《抄释》是把所著录的甲骨拓片可释读的文字摹录,隶定出汉字,有天干、地支、数字、祖先名及一些常见

  • 重修两淮盐法志

    一百六十卷。清王定安等撰。见《求关斋弟子记》条。是书前有两江总督魏光熹序,具言编纂经过。以下卷一至卷十为王制,内分子目为制诏、德音、圣制、功令,卷十一、十二为沿革,内分子目历代淮鹾才略上下,卷十三至二

  • 秋雅

    一卷。清蒋日豫(1830-1875)撰。蒋日豫字侑石,常州(今江苏常州市)人,咸丰监生,同治中迁同知直隶州,工诗文篆隶,著有《问寄室集》等。本书为蒋日豫词集,共收录其生平所作词三十四阙,除《忆江南》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