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

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

伤寒论注》六卷,《伤寒论附余》二卷,《伤寒序例新注》一卷,《读伤寒论心法》一卷,《迥澜说》一卷,《时节气候决病法》一卷。清王丙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丙字绳孙,号朴庄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贡生,幼年聪敏,善读书,博学多闻,苦心钻研,著述颇多。此书为丛书,其中《伤寒论注》为王氏以孙思邈《千金翼方》为蓝本,为《伤寒论》所作注,成书于同治五年(1866)。卷一、卷二为治太阳病所用的桂枝、麻黄、青龙、柴胡、承气、陷胸等汤法和杂疗法;卷三至卷五为诊断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等病状;卷六为伤寒宜忌、发汗、吐、下后病状、霍乱病状、阴阳病已后劳复、杂方。此书皆依《千金翼方》之次。王氏博采诸家详加注释,颇有参考价值。《伤寒论附余》二卷,陆懋修校正。此书为陆氏在王氏对伤寒类证及坏病注释基础上校正而成。卷一叙述与伤寒相似的各种温病,包括冬温、风温、湿温等;卷二为坏病、寒疫等。书中每一病证,首列仲景原文,中有王氏引证诸家论述所作的注释,间有陆氏按语,后附名家治疗验方。王氏注释较详,然对喻昌有关温疫之论颇有微词。陆氏按语,简洁明了,给人以启示。书中又详示辨证用药之法。《伤寒序例新注》一卷,陆懋修校正。王氏认为王叔和《伤寒例》对阐发仲景经旨有益,但对方有执、喻昌妄删《伤寒例》持有异议。认为唐人传本最先。于是依据《千金翼方》,参证《外台秘要》,按王叔和《伤寒例》之序,引证诸家之言,详加注释,后附陆氏按语,要言不繁,多有发挥。《读伤寒论心法》一卷,陆懋修校正。此书为王氏择有关伤寒问题二十一则,对《伤寒论》的命名、存疑、病证等详加说明。提出伤寒包括中风、伤寒、热病、湿病等五种,以明其范围。王氏认为,治病必求其本。此书中亦论及痉湿暍病状不出方治,使人不混于伤寒。皆为有识之见。《迥澜说》一卷,专门批评方有执、喻昌之异说,推崇王叔和,评论诸家,有过分诋毁之词。《时节气候决病法》一卷,对于古人之医论颇有发明之处。王氏医术精明,《玄珠密语》黄丕烈跋中载王氏曾为王芑孙之父治病,预决死生,云壬癸之日难过,果然应验。王氏此书稿久藏未显,光绪初年陆懋修始为校刊,校正之语于要义颇多发挥。王氏又有《古今权量考》一卷,考定古方一两为当时七分六厘,得用药较量法度。《伤寒论注》收入《世补斋医书》续集中,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,光绪十年(1884)刻本,1912-1914年江东书局石印本,1934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。《伤寒论附余》收入《世补斋医书》续集中,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,1934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。《伤寒序例新注》收入《世补斋医书》续集中,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,1934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。《读伤寒论心法》收入《世补斋医书》续集中,有1912一1914年江东书局石印本,1934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。《迥澜说》、《时节气候决病法》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,合订本有元和陆氏世补斋校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华洞志

    十卷。清廖鹤龄撰。廖鹤龄,字云友,福建将乐人。岁贡生。玉华洞在将乐县南十里许,以奇丽鸣天下。万历二十年(1592),海阳人林熙春任将乐县知县,爱玉华洞,认为天下罕见,因撰《玉华洞志》,此为首创。后顺治

  • 经典释文考证札记

    一卷。钱馥(见《卢本经典释文校记》条)撰。此书就“卢本”详作考证。列有:《序录》一条、《周易音义》二条、《毛诗音义》二条、《周礼音义》二条、《仪礼音义》一条、《礼记音义》三条、《春秋左氏音义》七条、《

  • 水云录

    二卷。明杨溥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溥自号水云居士,长沙(今地名同)人。曾为武职,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曾撰有《用药珍珠囊》、《水云录》等。此书分上、下二卷。上卷记载十二月种植花果、饮馔及文房杂用:下卷分卫生、

  • 六咨言

    见《咨言》。

  • 钗钏记传奇

    二卷。明月榭主人撰。月榭主人之姓、字、里居、官职、生平均不详。此剧无名氏《传奇汇考》谓系明时旧本,不知谁作。吕天成《曲品》卷下著录此剧,题月榭主人撰,其后诸家书录多从之。按吕天成生于隆庆万历间,《曲品

  • 绎志

    十九卷。清代胡承诺撰。胡承诺字君信,号石庄,竟陵(今属湖北)人。明崇祯举人,入清,隐居诵读。著有《续书说》、《菊佳轩诗集》。此书是作者的札记类论著,卷下分目,计有六十一目,主要内容为泛论儒者“志学、明

  • 凝香室诗钞

    一卷。清柴静仪撰。柴静仪生卒年不详,字季娴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举人柴云倩(字云尧)之次女,沈汉嘉之妻。清代画家、诗人。工诗书画,尤工写竹梅。经常与闺友林亚清、顾启姬、钱云仪、冯又今、张槎云、毛安芳

  • 洙泗考信录

    四卷。余录三卷。清崔述(1740-1816)撰。崔述字武承,号东壁,大名(今属河北)人,乾隆举人,曾任福建罗源、上杭等县知县,精通经史之学,开近代疑古风气之先。著有《三代考信录》、《丰镐考信录》、《洙

  • 骖鸾吟稿三种

    三卷。清张祥河(约1853前后在世)编。张祥河生卒年籍贯不详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,张祥河官中州臬使,春间奉命承宣粤西。昔宋范成大,田紫垣出帅广右,取韩愈《骖鸾仙去诗话》,综其所历作曰《骖鸾录》。

  • 海棠谱

    三卷。宋陈思(详见《宝刻丛编》)撰。《海棠谱》不见于《宋史·艺文志》,只有焦竑《国史经籍志》载有三卷,与此本相合。书前有开庆元年(1259)作者自序一篇,叙述海棠花风姿艳质,不在梅花、牡丹之下,故采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