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仪礼学

仪礼学

一卷。清王聘珍(详见《周礼学》)撰。是书首先说高堂生传礼十七篇为今文,《艺文志》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学十七篇,文相似,但多出三十九篇,为古文。其次为解士冠礼,布席于门中西之阈外西面,至解聘礼既致饔,总共三十余则。按:皆注重形声训诂,如解闑曰引《郑注考工记》,执当为弋,玄谓执古文臬假借字。《尔雅》曰“在墙者谓文杙”。胡氏《正义》也对其加以引用,与是书相合。如筮人抽上解,胡氏《正义》引后汉南匈奴传丸,是书也引用之。《乡饮酒礼》乃合乐葛覃解,认为“覃”字应当依照《释文》写作“蕈”,而胡氏《正义》没有引用《诗经释文》,似乎不如是书之精(胡氏只引《仪礼释文》)。乡射礼解,认为郑贾都是假《周礼》而言,其实《周礼》是天子之乡与州,其乡大夫是卿,其州长是中大夫,若仪礼是诸侯之州,射礼诸侯之州长是士,此篇经文及以大夫射礼与士射礼参互言之。按:西周强盛时期,天子之州与诸侯之州其长品秧自然不同。若春秋末期,天子之地还不如诸侯大国之地,就以周鲁之地而论,周之地并不能远远超过鲁国,而当时诸侯大夫行礼僭逾者不可尽举。王氏之说,未免过分拘束。及主人朝服速宾,宾朝服,注今郡国行此乡射礼皮弁服解,引《续汉书礼仪志》,永平二年皇上开始率领群臣在辟雍行大射之礼。袁山松说,天子皮弁素积,舆服志大射礼于辟雍执事者冠皮弁是。汉时大射乡射都是皮弁服,以证郑注,的确很有根据。乃合乐解引韦玄,成乡人本来无乐,因而在岁时合乐以同,其意为诸侯自有乐,因此不再合乐。也很有独特见解,可以补充注疏之漏阙。寡君有不腆之酒解,认为腆、殄、典三字古义通用,可与《说文》相互参证。王氏研究训诂,功夫极深,因此,其解说大多比较恰当,确实为郑贾之功人。此书有《续皇清经解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经注

    四十卷。郦道元撰。郦道元(469-527年),字善长,幽州范阳涿郡(今河北涿县)人,北魏著名地理学家。孝文帝时,历官尚书主客郎、治书侍御史,累迁辅国将军、东荆州刺史、御史中尉等。居官号称严猛,为权贵所

  • 辽阳乡土记

    二卷。清白永贞编。白永贞详见民国《辽阳县志》。《辽阳乡土记》光绪三十四年(1908)铅印本,全书二卷。其书体例基本仿照《辽阳县志》而作,故驳杂不伦。历代沿革、政绩、兵事等,大抵取材于《盛京通志》,宗教

  • 籀经堂经说

    一卷。清陈庆镛撰。庆镛字乾翔,别字颂南,福建晋江人,道光二年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庆镛不仅疏劾贵近,敢于直言,而且经学亦颇精深。篇中如《生民首章鲁毛异同解》云:“使姜嫄为喾妃,稷为喾子,则周鲁何以特立

  • 十三经歌诀标射谱

    二卷。清杨裕藻撰。裕藻字献堂,山东滕县人。是书为便于初学切字而作。所收《十三经》及《四书》之字凡六千七百三十二字,不见经传之字凡九千九百九十字。按四声制谱,各以三十六字母领之。其标射云者,凡两字之切,

  • 春秋朔闰日食考

    二卷。清宋庆云撰。庆云,云间(今上海松江)人。该书考订春秋时的朔闰、日食,对天文历法加以研究。有清同治十二年(1873)刊本。

  • 珠泉草庐文录

    一卷。廖树蘅(生卒年未详)撰。、事迹见《珠宗草庐诗钞》。此其文集,文颇平实,无轻佻环薄之习,是其所长。惟于文律不甚讲求,故语句颇有疵漏。如《游衡山记》云:“汉唐勋戚多陪陵,高冢祁连,与国无极。”按:祁

  • 嘉荫簠论泉绝句

    二卷。清刘喜海撰。刘喜海,详见《长安获古编》条。本书分上下两卷,前有嘉定周其悫序,后有道光十八年张开福跋。卷首有凡例九条,上卷八十六绝,下卷一百一十四绝,共诗二百首。每诗之下,各附笺注。刘氏喜好金石,

  • 福宁府志

    四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李拔等纂修。李拔,字清翘,号峨峰,四川人,乾隆十六年进士。曾任福宁府知府。福宁府志,明曾数修。书皆无存。李拔任知府后,恐故实放失,又于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纂成此书。乾隆二十四

  • 衡斋算学

    七册。清汪莱(1768-1813)撰。汪莱字孝婴,号衡斋,安徽歙县人。他自幼家贫,但酷爱学习,年十五,补府学生员,二十岁后,读书于吴县(今苏州)葑门外。在学术上颇受学者江永、戴震影响,他力通经史百家及

  • 读史稗语

    十一卷,清徐枋撰。徐枋字昭法,号俟斋,长洲(今属江苏省吴县)人,自号为秦余山人,为明崇祯年间举人。明亡后因父殉难,自己从此隐居不出,守约固穷,四十年如一日,与沈寿民、巢鸣盛同称海内三遗民。著有《居易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