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五经通论

五经通论

① 一卷。束晳(约261-303)撰。王谟(详见辑《圣证论》条)辑。束晳字广微,阳平元城(今河北大名东北)人,西晋经学家、史学家。曾作《玄居释》以明志,阐述“道无贵贱”,“守分任性”的观点,深受张华推崇。元康中,任司空张华属官、佐著作郎、博士尚书郎等职。元康元年(300)赵王辅政,召为记室。束晳托病辞职归里,广教门徒。晳卒,元城市里为之废业,门生故人立碑墓侧。束晳才学广博,《诗经·小雅》中有“笙诗”六篇,有声而失辞,乃补作《南陔》、《白华》、《华黍》、《由庚》、《崇丘》、《由仪》等六篇,称《补亡诗》。太康时汲郡人盗发魏襄王墓,得竹书古文十车,是魏国史书(史称“汲冢书”),但文已残缺,且为古文,束晳辨析其义,皆有义证。还草创《晋书帝纪》、《十志》;又著有《三魏人传》、《七代通记》、《五经通论》、《发蒙记》、《补亡诗》和《文集》数篇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晋著作郎束晳集》七卷。已佚。明张溥辑有《束广微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。《晋书·束晳传》载其著作《五经通论》,而不载于隋唐二志。《册府元龟》、《经义考》虽列其书目,却不详载卷数,且别无考证,盖遗佚已久。王谟从《通典》中抄得二条,《初学记》一条,合为一卷。列为“五经总义类”中的一家,以资治经参考。收入《汉魏遗书抄》。② 一卷。束晳(见王谟辑《五经通论》条)撰。马国翰(详见《五经通义》条)辑。据杜佑《通典》引四节,又引其《与步熊问答》五节,皆阐明“礼服”的含义,再从《春秋正义》引二节,合为一卷。《诗经》中《桃夭》、《摽有梅》二篇和《周礼》中“春会男女”,他认为是说“昏姻不限时”,最切合情理。“夏封诸侯”他认为是“王据月令以非祭统,郑宗祭统而疑月令”,未见有得。又《左传》“五父陀”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分为二人,他认为是错误的,确有见地。与王谟辑本比较,只两条同;王谟引《初学记》:“男子十六可娶,女子十四可嫁”一条,马国翰未采录。此书收入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诂训柳先生文集

    四十五卷。《外集》二卷。《新编外集》一卷。唐柳宗元(773-819)撰。柳宗元,字子厚,河东(今山西永济)人,世称“柳河东”。少年时聪颖能文,有美名。贞元九年(793)进士及第。他与韩愈一道倡导中唐古

  • 千顷堂书目

    三十二卷,清黄虞稷编。黄虞稷(1627-1691),字俞邰,又字楮园,江苏南京户部街人,是一位精通元明史事的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。先世泉州人,其父官至南京国子监丞,好读书,喜收藏,且多有著述。黄虞稷从小

  • 臣轨

    二卷,武则天撰。武则天(约624-705),名曌,并州文水(今属山西省)人。唐高宗去世之后,武则天以皇太后临朝执政,废中宗为庐陵王,居睿宗于别殿,不得预闻。又改东都为神都,改诸司官号,立武氏宗庙。徐敬

  • 李忠定奏议

    六十九卷,附录九卷。宋李纲撰。李纲(1083-1140),字伯、纪,北宋邵武(今属福建)人。政和进士。宣和七年(1125)金兵南下,当时任太常少卿的李纲上御敌五策,并请传位钦宗。靖康元年(1126)金

  • 宗室王公世职章京爵秩袭次全详

    不分卷。清黄表(生卒年不详)撰。表字君开。该书统编清宗室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之爵秩。列表遵照横格定式,直则得其辈分,横则辨其亲疏。其功绩事迹载于国史《玉牒》中,故不立传。《玉牒》经1900年八国联军之

  • 临安志

    一百卷。宋潜说友纂。潜说友,字君高,南宋浙江处州缙云(今浙江缙云县)人。淳祐四年(1244)进士,官历南康军、浙东安抚使、两浙转运副使兼知临安府。以户部侍郎转尚书,官至明殿学士。知平江府(今江苏苏州)

  • 春秋乱贼考

    一卷。清朱骏声(详见《仪礼经注一隅》)撰。该书对《春秋》所载的所谓“乱臣贼子”之事进行考证,对出君、弑君也加以辨析,认为孔子作《春秋》以戒人君,使知为预防,并使暴君顽父知道戒慎恐惧。该书收入《聚学轩丛

  • 果园诗钞

    十卷。清郭恩孚撰。生卒年未详。郭恩孚字伯尹,山东潍县人。首载张次陶序,称“恩孚有隽才,性笃孝。”第一卷至第五卷,分《绿萝轩集》、《趋庭集》、《枕戈集》、《萍梗集》、《绿萝轩后集》、《果园集》,为内编。

  • 四书酌言

    三十一卷。明寇慎撰。慎字永修,号礼亭,自号祋祤逸叟,同官(今陕西同官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四十四年(1616)进士,官至苏州府知府。寇慎归宗王学,故书中多辟朱子之说,而某些观点近于禅理。

  • 松峰说疫 温疫论类编

    《松峰说疫》六卷,《温疫论类编》五卷。清刘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奎字文甫,号松峰。诸城(今属山东)人。刘氏家门鼎盛,然刘奎淡于功名,家居不出,以医术济人,颇有医名。其父字引风,素精医。刘奎承家学,潜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