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五经类纂

五经类纂

十六卷。清秦伯龙、秦跃龙兄弟合撰,门人尤金禄等校订。伯龙字蛟门,江南无锡(今属江苏省)人,雍正二年进士。跃龙字山公。二人生卒年乃经历均不详。本书卷首有伯龙、跃龙所作两序。跃龙之序大略说,汉儒治经,大多是经济之学,宋儒治经,大多为性命之学,经济是经之用,性命乃经之体。自从帖括风行于世,治经者往往不讲经济、性命之学,仅靠渔猎涂泽以为文。因而编集本书,钩稽字句,分门别类,以便读者循末以揣本。本书共十六卷,分为天文、地舆、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家族、夫妇、闺阃、朋友、姻党、政治、农田、蚕绩、学校、刑法、财赋、营造、封建、巡狩、朝聘、会盟、宴享、锡赉、贡献、祭祀、田猎、军旅、丧葬、废立、仕进、荐举、隐逸、交际、企慕、箴规、性理、礼仪、辞命、射御、音乐、卜筮、鬼神、占梦、医药、商贾、行旅、年齿、形体、名姓、谥号、德行、人才、识略、文学、勋劳、忠节、俭朴、景福、灾难、诛窜、仇雠、叛逆、淫乱、雅慝、昏暴、谗谤、贪汰、逸乐、饮食、服饰、宫室、器物、禽兽、鳞介、昆虫、草木等七十六门。其体裁虽是类书,但又润色词翰,且别具目光,推放反求,探究治经体用,可入于汉宋人之堂奥。有雍正六年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研北杂志

    二卷。元陆友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陆友字友仁,又字宅之,平江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平事迹详见《墨史》。虞集、柯九思曾同荐陆友于朝,后二人去职,陆友亦罢归,元统元年(1333)冬自京师返还家乡,索居吴下,追忆

  • 傃庵野抄

    十一卷。明蔡士顺撰。士顺字考来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该书以编年体记明天启元年(1621)至崇祯元年(1628)事。卷一至卷十汇辑天启朝奏疏诏旨,按日排比,间加以论断。末一卷为召对录。有明崇祯刻本。

  • 海山记 迷楼记 开河记

    均一卷。撰者不详。《海山记》仅一篇,按年代记载隋炀帝荒淫轶事,间涉怪诞。书中所录隋炀帝《湖上曲望江南》八阙,乃唐朝人李德裕所作之调,却见诸于隋代,足见此书为后人伪托。《迷楼记》一篇,皆记隋炀帝沉迷女色

  • 耿嵩阳种田法

    一卷。明耿阴楼(?-1638)撰。清道光年间,赵梦龄的《区种五种》刊行时,附有耿阴楼的《国脉民天》的大部分(除掉“区田”部分),题名为《耿嵩阳种田法》。

  • 风雅遗音

    二卷。宋林正大撰。林正大字敬之,号随庵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宋宁宗开禧中为严州学官,精音律,善于用词作栝前人名篇,以为管弦乐曲。著有《风雅遗音》。是书凡二卷,前有易嘉猷序。书中皆取前人诗

  • 佩觿

    三卷。宋郭忠恕(?-977)撰。忠恕字恕先,又字国宝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初仕汉为从事,仕周为博士,归宋后仍为博士,官至国子监主簿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,批评时政被贬流登州,行至齐州临邑卒。工书善画

  • 说文声系

    十四卷。清姚文田撰。参见《说文校议》。此书本《说文》谐声之字以求声音之原。姚氏认为段玉载《六书音均表》多言合韵,而里巷歌谣天籁自发,音谐则用,讵识部居?故合韵之说不可用也;孔广森《诗声类》又创为对转之

  • 甓湖草堂文钞

    六卷。左桢(约清末民初人)撰。左桢字绍臣,江苏高邮人。左桢自幼家贫,无藏书,经史子集皆借读手录,治学颇为艰辛。自认为文艺为末,躬行为本,明经必期致用。左桢早年在杭州、金陵颇俱文名,清末学者俞樾赞其经史

  • 续方言新校补

    二卷。近人张慎仪撰。张慎仪(1846-1921)字淑威,号芋圃。四川成都人,原籍江苏阳湖。尚著《蜀方言》、《诗经异文补释》、《广释亲》等多种。《续方言新校补》为订补杭世骏《续方言》、程际盛《续方言补正

  • 后汉书注考证

    一卷。清何若瑶(详见《汉书注考证》)撰。《后汉书注考证》共八十条,每条证注不多,却很中肯。如《光武纪》中“自是始贰于更始”,据国语注释“贰”为“二心”,何氏纠李注“离异”之误。又如“野谷旅生”,据《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