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五经文字疑

五经文字疑

三卷。清孔继涵(1739-1783)撰。继涵字体生,号蕴谷,山东曲阜人,孔广森之叔。乾隆辛卯进士,官户部郎中。继涵博综诸学,所抄校书数以千计。藏书多达十几万卷,遇到罕见的书即校勘付刻,世传有《微波榭丛书》。自著还有:《夏小正考异》一卷、《九经文字疑》一卷、《水经释地》八卷、《长行经》一卷、《同度记》一卷、《红榈书屋杂体文》七卷、《诗集》一卷、《微波榭遗书》等。本书收入《微波榭遗书》中《五经文字》后,是继涵附刊所作中的一种。全书与《五经文字》一样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卷。《五经文字》和《九经字样》,本来附刊于开成石经之后,嘉靖乙卯年地震,这二刻和石经一起遭损,西安府学员王尧典等人依照旧文,集其缺字,别刊于石经碑旁,以便利摹补。但较多讹误,不足为据。长兴中,敕令与《九经字样》同时刊刻,但又长久不传,无从订正。乾隆中叶,扬州马曰璐得到宋代拓本,加以摹刻,始有完本。继涵因见石已损坏,补缺又多舛误,于是用马本校补石刻损字,就有了本书。书中举凡石刻缺字,据马本增补的,全都标出,以著明其所本,对石刻损字,马本可补,但因疑不敢据以补入的,也全都著录,存以待考,以备参证,而代为校勘,因此附于所刊《五经文字》之后,另为一编,并以“疑”作书名。根据本书来校阅其所刊《五经文字》,就可以了解他所增补,无一不有所本。而对于马本可补原石刻缺字,因疑宁缺不滥,尤为一丝不苟。继涵对古籍的校订之善,从本书可略见一斑。戴东原推崇其精审,严可均讥讽其改窜,两家持论谁是谁非,可以根据本书来断定,而且石刻五经文字的损字,无论王补与马本的异同,孔刊增补的取舍,也可根据本书,一一加以考索。有《微波榭遗书》本,《青照堂丛书》摘三编四函·五经文字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司马奏草

    六卷。明项笃寿撰。项笃寿,字子长,嘉兴(今属浙江省)人。嘉靖进士,官至兵部郎中。著有《今献备遗》、《全史论赞》。《小司马奏草》为项笃寿任兵部职时,议覆内外陈奏之文,共包括驾部稿一卷,职方稿一卷。“小司

  • 印薮

    六卷。明顾从德撰。顾从德字汝修,上海(今上海市)人,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搜罗古印,摹刻成谱。首先是尚方诸玺(尚方是秦汉以后制办宫廷器物的官属)、其次是官印、再次是私印。皆按四声部分排,检索很方便。凡

  • 需时眇言

    十卷。清沈善登撰。沈善登字穀人,浙江桐乡人。同治七年(1868)进士。任翰林院庶吉士。此书第一卷为纲领。第二卷为原易、第三卷为原筮、第四卷为原象、第五卷为原数、第六七八卷为图说、第九卷为三表、第十卷为

  • 翰苑丛钞

    十四卷。著者生卒年仕履均不详。《翰苑丛钞》是一部杂编之作,此书辑取左圭的《百川学海》所载诸书编纂而成,删去各诸书的书名、卷数、撰人,颠倒次序,连缀一起,抄为一体,重新命名为《翰苑丛钞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

  • 絮香吟馆小草

    一卷。清嵩龄文撰。嵩龄文,生卒年不详,字竹友,库雅勒氏,满洲旗人,为乌佳氏侍卫忠善亭之妻,清代文学家。“生有夙慧,博通坟典,尤工于诗”。早寡。其诗《晓枕书感》云:“初回蝶梦远钟鸣,微白窗棂月尚明。起舞

  • 碧香阁遗稿

    一卷,附《哀挽诗》。清单茞楼(1786-1810)撰。茞楼字纫香,东莱(今属山东掖县)人,王玮庆之妻。茞楼为高密望族,祖上皆在朝为官。茞楼随父任内,幼习唐宋诗词,能辨四声,且识其趣,父母钟爱。年二十与

  • 江南余载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的《霸史类》中载有此书。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载此书原序文称:“徐铉始奉诏为《江南录》,其后王举、路振、陈彭年、杨亿皆有书。大概六家皆不足以史称,而龙衮为尤甚。熙宁八年(

  • 国雅初集

    清陈允衡(生卒年均不详)编。陈允衡字伯玑,江西南昌(今属江西)人。避乱寓羌江,杜门穷巷,以诗歌自娱,与王士祯、施闺章交最笃。陈允衡体瘦,双瞳碧色。因爱琴,署其堂为“爱琴”。构屋南州之苏公亭畔,啸歌自适

  • 刍言

    三卷。南宋崔敦礼(生卒年不详)撰。崔敦礼字仲由,通州静海(今江苏南通)人。南渡后,爱溧阳(今属江苏)山水,买田筑室以居。与弟崔敦诗同登绍兴进士第。官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。崔敦礼喜好读书,经史百家无不通览

  • 道书类抄

    无卷数。无编辑者姓名。此书前后也没有序言和跋文。其所收录都是从《道藏》中摘取以备观览。《四库提要》称其“非欲勒为成书”。此书今少传本流行。《四库提要》据浙江巡抚采进本,著录于道家类存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