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书说

书说

①三十五卷。宋吕祖谦(详见《古周易》)撰。该书库书题为《增修东莱书说》,与《天禄琳琅书目》续编著录宋刊巾箱本同。《总目》题作《书说》,与库书不相应,与宋刊本亦不符。《东莱书说》原仅十卷,说解《尚书》,始《洛诰》终《秦誓》。祖谦受业于林之奇,之奇说解《尚书》至《洛诰》而止;祖谦作《书说》自《洛诰》始,意在续成师说。祖谦门人时澜又取祖谦杂记语录,增自《尧典》至《召诰》,删润其文成二十二卷,又编定祖谦原书为十三卷,合为三十五卷,以续成祖谦之说。该书版本有宋刻本,存十六卷,藏北京图书馆;清严元照抄残宋本,存九卷(此本为门人巩丰抄录,未经时澜修润),藏南京图书馆;《通志堂经解》本。② 七卷。宋王度撰。王度字君玉,会稽(今浙江省绍兴市)人,叶适弟子,曾任太学博士,生卒年不详。本书注用大字,注中间有疏语,用的是双行夹注。明代吕光洵与荆川唐氏校刻,改注为细字,并删去了小注。通志堂本根据明本传刻,故使得本书不太完整。本书曾著录有《爱日精舍藏书志》。本书之注解,考证精审详核,纠正了不少古人注解中的错误,可知王度之于《尚书》,理解可谓深矣。本书有宋刻本存世。③ 二卷。清郝懿行(1755-1823年)撰。郝懿行字恂九,号兰皋,山东栖霞人,嘉庆进士,官户部主事。为清代经学家、训诂学家,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,撰有《尔雅义疏》、《山海经笺疏》、《易说》、《书说》、《郑氏礼记笺》、《春秋说略》、《竹书纪年校正》等书。此书卷上引朱熹的话,借以说明《尚书》与其他的经书一样,皆有难通之处。然后认为古文二十五篇,虽然朱熹对之产生了怀疑,但并未认为它们是伪作,所以郝氏认为吴鷟、吴澄把古文二十五篇当作伪书是过分之举。其论周官一篇,也辨及古文《尚书》,他指出有人认为古文《尚书》晚出,残缺散佚,不无后人之润色加工亦未可知;也有人认为出自东晋梅赜的补辑,都是不正确的。郝氏作此书,似未见过阎若璩的《古文尚书疏证》。此书多类宋元人说经家法,所采录的有苏轼的《东坡书传》、蔡沈的《书集传》、金履祥的《尚书表注》、陈栎的《尚书集传纂疏》等书。此书有光绪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庸庵集

    十四卷。元宋禧撰。宋禧初名元禧,后改名禧。字无逸,号庸庵。生卒年不详。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元至正十年(1350)中浙江乡试。补繁昌教谕。明初预修《元史》,其中“外国传”自高丽以下悉出其手。书成不受职,

  • 秋水斋诗集

    十五卷。清张映斗(约1729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映斗字雪子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早年为汤右会所赏。雍正十一年(1733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张映斗工诗。本编共十四集,皆其子守约、守愚所编

  • 黄山诗留

    十六卷。清法若真(1613-1696)撰。法若真,字汉儒,号黄石,又号黄山。胶州(今属山东)人。顺至三年(1646)进士,曾任翰林院编修、侍讲,官至浙江按察使、江南右布政使。康熙九年(1670)去官,

  • 尚书集传或问

    二卷。宋陈大猷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其字、号均不传,两浙路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。绍定二年(1229)进士,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,事迹不详。大猷论《尧典》“敬”字条下,首举“心之精神谓之圣”,其学盖出于杨简。

  • 石门县志

    ①十二卷。清邝世培主修。祝文彦纂,杜森纂修。邝世培曾为石门县知县。《石门县志》康熙十五年(1676)刻本。全书十二卷,分为:卷一二纪疆,为目十,有县表、沿革、星野、城濠、封域、山川、河梁、赋役、物产、

  • 方斋诗文集

    十卷。明林文俊(约1526年左右在世)撰。林文俊,字汝英,号方斋,莆田(今属福建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六年(1511年)进士,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。谥文修。著有《方斋诗文集》。其文章醇雅,诗亦从容恬适

  • 文编

    六十四卷。明唐顺之(1507-1560)编。唐顺之,武进(今江苏省南部)人,字应德,一字义修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第一,官左佥都御史,追谥襄文,学者称“荆川先生”。顺之学问渊博,留心经济、天文、地

  • 苏评孟子

    二卷。旧题宋苏洵(1009-1066)评。苏洵字明允,号老泉,宋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官秘书省校书郎,著有《文集》二十卷,《谥法》三卷,纂建隆以来礼书,成《太常因革礼》一百卷。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并称“

  • 铁崖古乐府

    十卷。《乐府补》六卷。元杨维祯撰。维祯生平事迹见《东维子集》条。此集为其门人吴复所编。维祯擅长乐府,此其全帙。乐府始于汉代武帝,后以官署名为文章之名。原与古诗不分,后乃声调迥殊,与诗异格而体裁百出。至

  • 六书类纂

    九卷。清吴锦章(生卒年不详)撰。锦章兴山(今属湖北)人,尝为官于湖南。是书分类纂集说解,旨在为读者解决六书之惑。全书分上下两编。上编五卷为原体篇、偏旁考、补逸、篆文类似考、建首之文,下编四卷为分析本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