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书经说

书经说

四卷。清陈世熔撰。此书说今、古文,认为古文并没有把《舜典》和《大禹谟》分开,今文也没有把《顾命》与《康王之诰》合在一起,这都是刘歆的《七略》把它们搞乱了。汉哀帝初年,刘歆领校秘书,阿附王莽,凡所窜改的经书,皆托称宫中秘书。王莽自以为是虞舜之后,所以分出《舜典》来,以明示王莽应禅让代汉。刘歆与甄丰、王舜等人倡导在位,褒扬功德,所以又分出《益稷》篇来,比照虞廷赞襄。班固作《艺文志》是根据《七略》来的,所以各书的篇数、卷数就多不相符了。如此奇谈怪论,书中时有所见,大都臆测而成,少有可取。此书有求志居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成均课讲学庸

    无卷数。清崔纪撰。崔纪详《成均课讲周易》条。该书为作者任国子监祭酒时所撰讲解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之书。书中大旨以为《大学》以“慎动”为宗,故其言多显;《中庸》以“主静”为宗,故所言多微。两者合一,显微无

  • 巽峰集

    十二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尹襄(约1525前后在世)撰。尹襄,字舜弼,号选峰,江西永新人,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。官至司经局洗马。著有《巽峰集》。是集凡十二卷,诗五卷,文七卷。集前有嘉靖十

  • 春秋氏族图

    一卷。清张道绪撰。道绪,溧水(今属江苏省)人。该书据陈厚耀《春秋世族谱》,作成图表,以便读者检索。有清嘉庆癸酉(1813年)人境轩刊袖珍本。

  • 释天

    一卷。清吕调阳撰。调阳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人,尚著《谈天正义》、《大学节训》、《中庸节训》、《纪年考》、《周官类考》、《考工记考》、《考工图》、《群经释地》、《古史释地》、《诸子释地》等。是编与《尔雅

  • 富阳夏氏丛刻

    七种,二十一卷。清夏震武、夏鼎武撰。夏震武字伯定,浙江富阳人。同治年间进士,曾官工部主事、京师大学堂监督,撰有《灵峰草堂集》、《通鉴纲目校勘》等。夏鼎武字靖叔,夏震武之弟。丛刻收夏震武四种,有语录二种

  • 圣贤群辅录

    二卷。一名《四八目》。旧本附载《陶潜集》中。唐宋以来,相沿引用,承伪踵谬。今本《陶潜集》实为北齐仆射阳休之所编。阳休之在序录中称:其集先有两本。一本六卷,编排混乱。萧统所撰八卷,又少《五孝传》及《四八

  • 滋溪文稿

    三十卷。元苏天爵(1294-1352)撰。苏天爵字伯修,真定(今属河北)人。累官肃政廉访使、集贤侍讲学士、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等。其藏书之所名滋溪书堂,故名集。原稿三十七卷。诗七卷,文三十卷。诗稿七卷已佚

  • 益雅堂全集

    见《玲珑山馆丛书》。

  • 崖州志

    十卷。清宋锦、李如柏修,黄德厚纂。宋锦,河南武陟人,进士,乾隆十八年(1753)任知州。黄德厚,学政。明代钟芳撰《崖州志略》四卷,久佚,康熙间县令张擢士、李如柏先后重修,其书也不得见。乾隆间,知州宋锦

  • 碧琅玕馆诗钞

    四卷。《续诗钞》四卷。清杨光仪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光仪字香吟,号碧琅玕主人,天津市人,道光至光绪年间人。事迹不详,曾教授弟子,讲课之余吟咏不缀,时与人论于诗,他认为:“诗以理性情,虽偶尔唱酬,亦必真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