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九歌残石

九歌残石

一卷。唐欧阳询(557-641)书。欧阳询,字信本,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,书法家。官至太子率更令,弘文馆学士,封渤海县男。书法学王羲之、王献之,自成一家,称“欧体”,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。有《九成宫醴泉铭》等碑刻,编《艺文类聚》一百卷。《九歌残石》于清乾隆丁酉(1777)丰润(今河北丰润)县人掘地而得,无刻石年月。原石刻三块,缺中块。前题《九歌》,后题率更令欧阳询书。存者有《东皇太一》、《云中君》、《湘君》、《湘夫人》前半、《东君》后半、《河伯》、《山鬼》;缺者有《湘夫人》后半、《大司命》、《少司命》、《东君》前半。无《九歌》之《国殇》、《礼魂》,是书者未书,还是刻者所删,已不可知。清嘉庆年间(1796-1820)此石刻被汉阳叶志诜东卿购得,藏于平安馆,属翁覃溪题记,称此书于江夏缘果道场舍利记姚恭公墓志上,当为宋时所刻。《残石》字体古朴淡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运河口古今图说

    不分卷。清麟庆撰。麟庆(?-1843),字伯余,号见亭。姓完颜氏。满洲镶黄旗人,嘉庆年间中进士。授内阁中书,迁兵部主事,改中允。道光三年(1823)出任安徽徽州知府,调颍州,擢河南开归陈许道,历迁河南

  • 禹城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清王表纂修。王表字左沧,安东人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禹城知县。王表掌禹城,正逢朝廷檄征邑志,王表奉命纂修。因袭明志甚多,历时二月而成。《禹城县志》康熙十二年刻本。全书八卷,分为:卷一建置沿

  • 经史问

    五卷。清郭植撰。植字于岸,古田(属今福建省)人。乾隆七年(1742)进士,曾主持广东粤秀书院。是编五卷系期间与书院众生搜寻研讨经史疑义,以问答式编纂装订成书。所记大部注疏旧义,且多与毛奇龄《经问》重复

  • 古今图书集成

    原名《古今图书汇编》,一万卷。清陈梦雷(1651~1741)原编。清蒋廷锡(1669~1723)等奉敕校勘重编。陈梦雷字则震,一字省斋,晚年号松鹤老人。福建闽侯人。康熙年间进士,受编修。为康熙第三子诚

  • 周易析义

    十五卷。清张兰皋撰。张兰皋原名一是,字天随,江苏武进人。此书初刻于乾隆九年(1744),到乾隆十四年(1749)又改订八十页而重刻,遂为今本。大旨以程子《易传》、朱子《本义》为宗,而佐证以宋、元诸说。

  • 伤寒全生集

    四卷。旧题明陶华(详见《伤寒六书》)撰。此书自序即搬用《伤寒六书》中《伤寒琐言》之序文,内容有论有方,采方较杂,且轻于立论。故后人认为此书非出陶华之手,而系伪托。卷一为五十二条,卷二为二十九条,卷三为

  • 如皋县志

    二十四卷,附录一卷。清杨受廷、左元镇等修,马汝舟、江大键纂。杨受廷,山东历城人,进士,嘉庆六年(1811)知如皋县事。左元镇,河北河间人,乾隆举人,曾于嘉庆十年、十三年、十四年、十五年四任如皋知县。马

  • 毛诗古韵杂论

    一卷。清牟应震撰。此书杂论古韵不局限于《毛诗》,盖因治《毛诗》而兼及其他。以为古时已有韵书,以《诗》证之,十五国之地,东西三千里,南北二千里,上自《商颂》,下至《陈》风等,千数百年之久,而用韵没有多大

  • 直指算法统宗

    见《算法统宗》。

  • 动物学启蒙

    八卷。英国艾约瑟(详见《格致质学启蒙》)译。不著撰人。在翻译介绍西方动物学书籍方面,艾约瑟的这一译本较为重要,原因是动物学方面译著十分稀少,且所述动物部门种类不全,相比较而言,《动物学启蒙》包含动物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