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乐书

乐书

① 一卷。后魏信都芳撰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信都芳字玉琳,河间(今河北河间一带)人,少时明算术,兼有巧思,后为安丰王延明召入宾馆。二人抄集古今乐事为《乐书》,延明南奔,芳乃自撰注释。《北史·艺术》有传,内容可参。此书据《隋书》著录为七卷,新、旧《唐书》作九卷,且均称信都芳删注。此书早已亡佚,马国翰从《太平御览》中辑出,凡十二节。一节论律吕,一节论古代乐,余十节论乐器。综观全书,此本原有脱遗,非全书真面目。今存马国翰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② 二百卷。宋陈旸撰。陈旸字晋之,闽清(今福建闽清)人,生卒年不详。宋绍圣年间登科,官至礼部侍郎。其事迹见《宋史》本传。是书乃旸为秘书省正字时所进。第一卷至九十五卷,引《三礼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周易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之言,各为之训义。其第九十六卷至二百卷,则专论律吕本义、乐器、乐章及五礼之用乐者,为乐图论。引据浩博,辨论亦极精审,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谓此书“包括历代,总述前闻”。然是书在引用和资料搜集方面多有欠缺,其于四清、二变二条之解释实为纰缪,不可据为典要。自唐以来乐书失传,北宋乐书唯《皇祐新乐图记》及此书尚存,故此书价值甚高。是书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莫愁湖志

    六卷。清马士图撰。马士图,字掬村,江苏江宁(今南京)人。莫愁湖在江宁省会石城门。因六朝刘宋时卢莫愁居此,故名。历代诗词,惟泛咏佳人莫愁而不及湖。至元人叶天民,有莫愁烟艇诗,而湖始著。相传明祖与中山王徐

  • 穆天子传

    六卷。晋郭璞注。又名《周王游行记》,作者不详。据《晋书》记载,晋武帝太康二年(281)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,得竹简小篆古书(《汲冢书》)十余万言,本书是其中之一,六卷,八千五百一十四字,诏令荀勖、和峤等

  • 老子化胡经考证附补考

    共一卷。清末蒋斧、罗振玉合撰。罗振玉等曾编辑《敦煌石室遗书》,收录敦煌鸣沙山石室里发现的唐人手写的古籍,或是不同古籍传本,或是久佚之书,共十三种。每种书都录文排印,并附辑者或蒋斧的考证和校记。《老子化

  • 敬业堂集

    五十卷。《续集》六卷。清查慎行(1650-1727)撰。查慎行,原名嗣琏,字夏仲,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、初白,康熙时诗人。查慎行诗才敏捷,“平生所作,不下万首”(许汝霖《敬业堂诗集序》。著有《周

  • 雪交亭集

    三册。明高宇泰撰。宇泰字元发,改字虞尊,别字隐学,浙江鄞县人,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。明亡后曾参与通海之役,被捕旋释。张肯堂翁洲寓所,交雪亭有一树一梅东西相接,宇泰爱之,遂以之为其文集之名。该文集为明末

  • 书仪

    十卷,宋司马光(1019-1086)撰。司马光字君实,世称涑水先生,后人称司马温公,陕州夏县涑水乡(现属山西夏县)人,著名政治家、史学家。宝元时进士。治平三年(1066),献所撰修《通志》八卷,准自辟

  • 申鉴

    五卷。汉荀悦(148-209)撰。荀悦字仲豫,颍阳(今河南许昌)人,相传是荀子的后代。幼年家贫无书,每见一书,览后多能背诵。献帝时,侍讲禁中,官至秘书监、侍中。献帝因班固《汉书》文字繁多难读,乃命悦依

  • 啸台集

    二十卷。《木天清气集》十四卷。明高棅(1350-1541)撰。高棅一名廷礼,字彦恢,号漫士,长乐(今福建长乐县)人。高棅于明永乐初,以布衣召征入翰林为待诏,是仕途少见之事。永乐九年(1411)始升为典

  • 音韵阐微

    ①十八卷。是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奉敕修撰,雍正四年(1726年)告成的一部官韵。由李光地修撰,王兰生协助,徐元梦校阅。李光地(1642-1718)字晋卿,号厚庵,又号榕村,福建安溪县人。康熙九

  • 春秋图说

    无卷数。不著撰人。此书掇取宋人杨甲《六经图》中的部分,摭拾冯继先、苏轼、郑樵诸家之说,厘为一书,列目一百二十二,卷首为十二公年谱;中间是列国世次、舆地山川名号及《经》、《传》所载名物典故,皆有图说;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