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中国文法讲话

中国文法讲话

近代刘复撰。刘氏生平著述,见《中国文法通论》。是书系未完稿,据刘氏卒后讣告所载刘氏著作目录,题此书为《中国文法讲话》上卷。据刘氏自序云,是书系刘氏“应书坊之请,编辑以供高级中学生之用者。”故例句文言、口语二者并用。共有两部分:一是“总说”,二是“名词及代词。其中对《马氏文通》作了部分的修正,并加以详细论述。此书最早把文言语法和白话语法结合起来,开文白综合研究之先河,对推进文白语法综合比较研究有一定意义。其中对“所”、“其”等代词的用法讲得很精细,对于《文通》的说法提出了异议。是书有1932年北新书局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仙杂记

    十卷。旧题唐冯贽撰。冯贽,不知何许人。此书《新唐志》、《崇文总目》、《郡斋读书志》均不载。《直斋书录解题》、《文献通考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始载之,作《云仙散录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考二者为一书。关于作者

  • 雕邱杂录

    十八卷。清初梁清远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远字迩之,号葵石,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。顺治三年(1646)进士,官至吏部侍郎。是编皆其笔记之文,多杂录明末杂事,及真定一方轶闻,多为劝戒之意。共十八卷,卷首立名

  • 欧阳修撰集

    七卷。宋欧阳澈(1097-1127)撰。欧阳澈,字德明,抚州崇仁(今江西崇仁县)人。澈善谈世事,忧国悯时。靖康初,(1126)应制条敝政,陈安边御敌十策。高宗即位,上书请诛黄潜善、汪彦伯,与陈东俱被处

  • 道统录

    二卷,《附录》一卷,清张伯行(1652-1725)撰。张伯行,字孝先,号敬斋,仪封(今河南兰考)人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。其学以辟陆王、尊程朱为基本宗旨,是继陆陇其之后维护朱熹理

  • 南迁日记

    一卷。明陆深撰。陆深生平事迹已见《淮封日记》条。作者在嘉靖年间曾以国子祭酒的身份侍经筵,因当时有人改窜讲章,陆深上疏争之,被贬延平府(今福建南平市)同治。《南迁日记》就是作者赴贬所途中所记。因途中经常

  • 御笔怀旧诗

    四卷。清高宗书。清高宗生平见《全韵诗》。此帖刻于乾隆己亥年(1779),有怀旧诗二十三首,共分四卷。其中第一卷中有诗八首,“三先生”三首,分别是福龙翰、朱可亭、蔡闻之;“五阁臣”五首,分别是“故大学士

  • 河南通志

    ①四十五卷,明邹守愚修,李濂、朱睦纂。邹守愚,字若哲,福建莆田人,嘉靖五年(1526)进士,授户部主事,历任员外郎中,出守广州,后升江西学政,调山东,嘉靖三十四年(1555)以右副都督史巡抚河南。周年

  • 湖南通志

    ①一百七十四卷,首一卷,清陈宏谋、杨廷璋修,范咸、欧阳正焕纂。陈宏谋(1696-1771),原名为陈弘谋,字汝咨,广西临桂(今桂林)人,雍正元年(1723)进士,初授吏部郎中,乾隆间历任浙江、云南、江

  • 周礼订义

    八十卷。宋王与之撰。王与之生卒年不详,字次点,南宋温州乐清(今浙江乐清)人。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。任宾州文学,泗州通判等。此书是淳祐二年(1242)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,特补一官授宾州文

  • 东夷考略

    三卷。茅瑞征撰。茅瑞征,字伯符,明代归安(今浙江吴兴县)人,万历二十九年(1601)进士,知泗水县(今山东泗水县),调黄冈,擢兵部职方主事,升郎中,历福建参政,湖广右布政使,晋南京光禄寺卿,壮年即解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