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丧服经传袁氏注

丧服经传袁氏注

一卷。晋袁准撰,清马国翰辑。准生卒年不详,字孝尼,陈郡阳夏(今河南省东部)人。官至给事中。袁瓌从祖,《晋书》把《准传》附在《瓌传》后面。袁准忠信公正,不耻下问,性恬退,著书十余万言,论治世之务,以儒学知名,注《丧服经》,《隋书·经籍志》题名为《丧服经传》,《唐书·艺文志》题名为《仪礼注》,并且著一卷之目,现在已经散失。《礼记·檀弓正义》引用其说父卒为嫁母服一事,杜佑《通典》也对其进行记载,但是,两书互有详略。《通典》还引用其说长中下殇及乳母服二事,都是此注之佚文。又引解说丧服凡六事,或称《袁准正论》,或称《袁准论》。准还著有《袁子正论》,列入儒家。马国翰认为虽然并非本注之文,而发挥《丧服》,实际上出于一人之手,而自成一家之言,并据辑录。今考察其说殇义,根据《孔子家语》及《左传》改《易传》之岁数,认为嫂应该有服,据据或人说,即蒋济万机论,认为娣姒报为嫂叔服之绪言。至于认为继父制服,是乱名之大,认为乳母有服不是圣人之制,认为从母小功五月,舅缌麻三月是礼非,都不免是臆断之词。其说开后人改经之渐,这就是所谓的贤知之过。此书有玉函山房辑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桓范世论

    见《世要论》。

  • 兵经百言

    见《兵经》。

  • 虞氏易言

    二卷。清张惠言撰。惠言字皋文,江苏武进人,嘉庆进士,翰林院编修。其博学善思,为易学大家,著有《周易虞氏义》九卷、《虞氏消息》二卷、《虞氏易礼》二卷、《虞氏易事》二卷、《虞氏易候》一卷、《周易郑荀义》三

  • 切韵考

    ①分内外篇。《内篇》六卷:《外篇》三卷。清陈澧撰。陈澧(1810-1882)字兰甫,号东塾,学者称东塾先生。广东番禺(今广州市番禺县)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举人,官河源县训导,后为广州学海堂学长

  • 大学本文

    一卷。大学古本一卷。中庸本文一卷。清王澍撰。王澍详《禹贡谱》条。此书仿《苏评孟子》之例,取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本文及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原序加以批点,既尊古本,又尊朱子改本,自相矛盾。

  • 四礼从宜

    四卷。清苏惇元撰。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,安徽桐城县人。“四礼”指冠、婚、丧、祭,“从宜”即顺从今俗、因时制宜。作者做法是: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,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,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,

  • 静庵诗文草

    八卷。清梁韵书撰。梁韵书,生卒年不详,字蓉函,福建长乐人,太常卿梁上国第三女,侯官副贡生许濂之妻。善长绘画,工于琴艺,精通诗词,尤其喜爱乐府诗词。此书刊刻年代不详。

  • 岑襄勤奏稿

    三十卷。清岑毓英(1829~1889)撰。岑毓英,字彦卿,号匡国。广西西林人。官至云贵总督。是书第一卷起同治元年五月谢代理云南布政使恩折,迄七年十二月迤东厘金归并省局片,至第三十卷起是月旧疾稍痊销假视

  • 广说文答问疏证

    八卷。清承培元撰。参见《说文引经证例》。是书乃是增广钱大昕《说文答问》与薛传均《说文答问疏证》之作,广之以补其阙,并自为疏证。是书光绪间有广雅书局刊本。

  • 易引

    九卷。明方时化撰。时化字伯雨,安徽歙县人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举人,官至叙州府同知。方时化传其高祖方社昌之《易》学,著书六种,其子方庞汇辑合刊,该书就是其中的第一种。书共一百零一篇,前、后泛论易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