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黄埔条约

黄埔条约

即《中法五口贸易章程》,中国近代史上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。1844年10月24日(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日)法国特使拉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“阿吉默特”号上签订。共三十六款,附有《海关税则》。其基本内容,除割地赔款外,与中英《南京条约》略同。法国由此享有了协定关税、五口通商、领事裁判权、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。此外,条约还规定法国人得在各通商港口建立教堂,中国政府必须保护教堂和法国人在中国的传教事业。签约后不久,法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取消了对天主教的禁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

    戊戌变法期间,清政府颁布的关于奖励科学发明、提倡工商业的法令。1898年7月12日(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)发布,共十二款。主要内容:对能采用新法制造船械枪炮等器,并超出西方各国者,或采用新法,兴大

  • 英德借款详细章程

    见“英德洋款合同”。

  • 郡县制

    由春秋、战国到秦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。春秋时,秦、晋、楚等国在边地设县,具有军事设防的性质,后逐渐在内地推广,才具有地方行政组织的性质。春秋末期,除齐国外,各大国都在戎狄杂居的地方设郡。战国时

  • 厉王弭谤

    周厉王实行专利,并且暴虐奢侈,国人十分不满,纷纷议论,加以谴责。大臣召穆公警告厉王说: “民不堪命矣!”周厉王为了压制舆论,召来卫国的巫者监视国人的言论,发现议论者,则加杀戮。国人敢怒而不敢言,只能在

  • 大齐(刘豫)

    南宋初年金朝在中原扶植的傀儡政权。史称伪齐。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,金军南下,宋知济南府刘豫杀守将关胜降金。建炎四年九月,被金册立为帝,国号大齐。始都北京(今河北大名),后迁至汴京(今河南开封),

  • 武宗灭佛

    参见“三武灭佛”。

  • 武毅军

    清末聂士成所部清军。1895—1896年(光绪二十一年二十二年)刘坤一、李鸿章、王文韶及督办军务处商定,在云集直隶、奉天淮军中挑留马步三十营,对旧营制稍加变通,增加工程队、医院等,组建成武毅军,驻防芦

  • 安济桥

    我国现存的古代著名大石拱桥,俗名大石桥。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,故又名赵州桥。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,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。桥单孔,全长50.82米,桥面宽约10米,跨径37.02米,拱圈矢高

  • 夏(窦建德)

    隋末河北义军首领窦建德建立的政权。参见“窦建德起义”。

  • 窦建德起义

   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。其领袖为窦建德。大业七年(公元611年),河北地区有孙安祖、张金称、高士达等农民义军活动,窦建德因支持义军,举家被害,遂率二百人起义,投高鸡泊(位于今河北漳南)高士达。孙安祖、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