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道教

道教

产生于中国的宗教教派之一。渊源于古代巫术。以战国秦汉时的阴阳五行,神仙方术及谶纬之说为基础,杂揉某些道家神秘思想而成。基本教义是“道”,认为宇宙、阴阳、万物都是由“道”化生的。崇拜三清尊神,即元始天尊(亦称天宝君)、灵宝天尊(亦称太上道君)、和道德天尊(亦称太上老君)。黄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。东汉顺帝时,张陵在巴蜀民间倡导五斗米道,标志着道教开始形成。东汉末年,张角又创立太平道。太平道、五斗米道曾成为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与组织手段。东晋末年,孙恩、卢循起义亦曾利用五斗米道来组织群众。南北朝时,道教受统治者重视。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,清整道教,引儒、佛学说入道,形成以礼拜修炼为主,服食闭练为辅的北天师道。南朝刘宋时,庐山道士陆修静又创为南天师道。隋唐时,道教空前兴盛。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八年(公元625年),亲定道先、儒次、佛后的顺序,奠定了唐代尊崇道教的基础。宋朝皇帝亦多崇奉道教,宋徽宗赵佶自称“教主道君皇帝”,诏天下访求道教仙术。金初刘德仁曾创立大道教(亦称真大道教),萧抱珍又创立太一道。金世宗大定七年(公元1167年),王喆创立全真道,其弟子丘处机受成吉思汗尊崇,全真道盛极一时。元朝以后,道教正式分成正一道、全真道两大教派、继续流传。清朝时,道教逐渐衰微。道教对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哲学、文学、社会风俗产生过深刻的影响。道士炼丹术所积累的资料,对古代的化学,医学、药物学、火药制造学等产生过积极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符离战役

    或称宿州战役,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。南宋孝宗即位后,锐意收复失地。隆兴元年(公元1163年),以张浚为枢密使、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,主持北伐。四、五月间,张浚集十三万大军渡淮,以李显忠、邹宏渊为正副招讨使

  • 沙苑之战

    东、西魏间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。西魏大统三年(公元537年)八月,丞相宇文泰率李弼、独孤信、赵贵、于谨等十二将,统兵近万人,攻克东魏之恒农郡(今河南三门峡市),擒其刺史李徽伯,俘其战士八千。东魏丞相高欢

  • 奖励公司章程

    清末推行“新政”时期为奖励工商业发展而制定的章程之一。1903年(光绪二十九年)清政府公布《奖励公司章程》,规定凡集资五十万元至五千万元经营工商业者,按所集资数额分奖以议员或头等顾问官等职位,并赐以七

  • 浑天仪

    古代的天文仪器。有浑仪、浑象两种。浑仪又称圆仪,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,何时创制,尚难断定。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此仪以观天象,经东汉贾逵、东晋孔挺、南北朝张子信、唐李淳风等人研究、改进, 日趋精密完善。其

  • 争国本

    明神宗时因立太子问题引起的争论。明神宗皇后无子,王恭妃生子常洛,郑贵妃生子常洵,常洛为长。神宗宠爱郑贵妃,意立常洵,乃以“数年后皇后无出,再行册立”为由,迁延不立太子。许多大臣为维护传统的封建继承制,

  • 鲁三分公室

    春秋中期鲁国的军制改革。鲁国原有上、下二军,皆属于公室,称“公乘”。鲁襄公十一年(公元前562年), 由执政季武子建议,鲁国设立三军(增设中军),将原属公室的公乘,改由鲁国三家贵族季孙氏、叔孙氏和孟孙

  • 内务府

    清代特设专管宫廷事务、照料皇帝生活的机构。长官称包衣昂邦或总管大臣,由满族贵族王公大臣担任。太监也归内务府管辖,以防范太监窃权乱政。太监是终身职,而内务府是流官,有升迁。因其任职时间不长,且与主管皇族

  • 审刑院

    宋代复审刑案的中央机构。宋初刑部、大理寺专掌刑狱。太宗为防官吏巧诋诬陷,奸伪卖法,乃加强对刑狱事务的控制。淳化二年(公元991年),于禁中增置审刑院,设知院事,详议等官。凡刑案经大理寺与刑部裁断后,报

  • 贞观之治

    史家对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美誉。隋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,为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。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间 (公元627年——649年),唐太宗时时以隋亡为戒,注意总结隋亡的历史

  • 重元之乱

    辽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。重熙三年 (公元1034年),兴宗皇弟重元以告发生母钦哀后谋反事有功,加封“皇太弟”。重熙二十四年兴宗死, 子洪基继位,是为道宗。奉重元为“皇太叔”,次年又加号“天下兵马大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