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大沽之战

大沽之战

第二次***战争期间清军在大沽抗击侵略者的三次战斗。1858年4月(咸丰八年三月)英法联军舰船二十余艘,兵众两千余,在额尔金和葛罗率领下麇集天津白河口外,并于5月20日(四月八日)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。守军奋起反击,毙伤敌军官兵数十名,击伤敌舰三艘。清军死伤官兵四百许,直隶总督谭廷襄等高级官员、将领逃跑。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后,直逼天津城下,强迫清政府签订《天津条约》。1859年6月(咸丰九年五月)英法美三国公使借口进北京交换《天津条约》批准书,共率舰船二十余艘、兵众两千许抵大沽口外,无视清政府指定其在北塘登陆经津赴京的通告,坚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。6月25日(五月二十五日)闯入大沽口, 轰击炮台,陆战队强行登陆。僧格林沁所部守军奋力抵抗,激战一昼夜告捷,重伤英舰队司令阿伯,毙伤敌军四百六十余名,击沉敌舰四艘,伤六艘,敌军败退。经此挫败之后,英法调兵遣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,清政府对侵略者却采取“抚驭”政策,不事认真防御。1860年8月(咸丰十年六月)英法联军在防务空虚的北塘登陆,攻占塘沽。8月21日 (七月五日)敌马、步兵万余抄袭大沽炮台,海上敌舰配合作战,直隶提督乐善率军力战捐躯,僧格林沁见大势难支令全军撤退,大沽失陷,侵略军遂于8月24日(七月八日)占领天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户丝

    参见“科差”。

  • 梃击案

    明末“三案”之一。万历四十三年(公元1615年)五月初四日,张差持枣木棍打进太子常洛居住的慈庆宫,打伤守门内侍,被执。巡皇城御史刘廷元以张差有疯癫病上奏。后经刑部会十三司官王之寀等再审,张差供系郑贵妃

  • 禅宗

    中国的佛教宗派。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。又自称传佛心印,以觉悟所称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,亦称“佛心宗”。传说创始人为北魏时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,唐时以惠能为代表。武则天时,分为南、北二宗,

  • 立宪派请愿运动

    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为要求清政府早日实行宪政而发起的政治运动,又称立宪运动。1906年(光绪三十二年)清政府为维护和巩固统治,欺骗人民抵制革命,开始玩弄“预备立宪”骗局。立宪派对清政府宣布立宪拍手叫好,

  • 管仲治齐

    春秋前期, 管仲(名夷吾、字仲)经齐国大夫鲍叔牙推荐,被齐桓公任为相,改革齐国内政。其具体措施主要有:一是实行国、野分治, “三其国而伍其鄙”。分齐的国都及其近郊地区为二十一乡,其中士乡十五,工乡和商

  • 交收东三省条约

    一名“俄国撤兵条约”。1900年(光绪二十六年)沙俄除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京津地区外,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。《辛丑条约》签字后,沙俄为实现其吞并东北的“黄俄罗斯计划”,抛出包括以东三省将军起代理作用

  • 克林德事件

    1900年6月19日(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)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的消息传到北京,慈禧太后感到权位受到威胁,决定对外宣战,并照会各国驻华使节在二十四小时内离京赴津。各国公使联名函复总理衙门,请求延期赴

  • 周朝

    朝代名。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,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历史时期。西周建都镐京(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以东),并在成王以后又建立东都洛邑(今河南洛阳)。西周实行分封制,并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

  • 秘书省

    官署名。东汉桓帝时始置秘书监,隶太常寺,掌禁中图书秘籍。曹魏置秘书令,典尚书奏事,兼管图书籍册。晋设秘书寺,置监、丞等官。南北朝以后,始设秘书省。其长官为秘书监,隋炀帝时称秘书令。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曾一

  • 寒浞灭羿

    羿取代夏的统治以后, 自恃武力,四出游猎,不修民事,委政于亲信寒浞。寒浞是伯明氏(属东夷)的“谗子弟”,被其君所逐,投奔羿而成为羿的助手。他对内讨好羿的家室,对外收买人心,怂恿羿长期在外田猎,终于在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