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云南河口起义

云南河口起义

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。河口地处中越边界,是滇越铁路的交通孔道,为铁路工人和游勇聚散之区。控制河口对运输军械和进图全滇十分重要,因而在镇南关发难前,孙中山已着手筹划河口起义。1908年(光绪三十四年)孙中山派黄明堂率镇南关撤出的起义军百余人秘密转移至云南边境,联络当地会党、游勇,准备发动河口起义。4月29日(三月二十九日)黄明堂率军进攻河口,清军防营一部起义响应,击毙清边防督办,占领河口。黄以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名义布告安民,将外国领事和税关洋员护送出境,严申军纪,秋毫无犯,受到群众拥护,大批清军归投起义军,声势大振。旋分兵北上,按原定计划向蒙自、昆明进军,连克新街、南溪等地,但因粮弹不济,被迫停顿。孙中山派黄兴为云南国民军司令赴前线督师,各军皆因缺粮而无进展。清云贵总督锡良调集大批军队进攻起义军,尤济光亦派广西军队前来增援,安南法国殖民当局封锁中越边界,禁阻起义人员及粮械进入云南,致使河口起义军陷入孤立无援困境。黄明堂、王和顺等率起义军与清军战斗二十余日,弹药告竭,河口失守。黄明堂率部六百余人撤至安南境内,被法国殖民军勒逼缴械,强行解散,历时一月的河口起义遂告失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学

    古代学校名。相传先秦地方学校,夏曰校、殷曰序、周曰庠,国家的大学称为学,即太学。汉朝初年,因战争造成的困难,使学校教育不够发达。汉武帝元光元年(公元前134年),董仲舒建议兴学养士,被汉武帝采纳。元朔

  • 察举

    汉代选举官吏的制度之一。汉文帝时,诏命诸侯王、公卿、郡守举贤良方正、能直言极谏者。汉武帝于元光元年 (公元前134年)初令郡国举孝、廉各一人。因郡国举荐不力,又规定:二千石不举孝,不奉诏,当以不敬论;

  • 逢泽之会

    战国中期的重要会盟之一。周显王二十五年(公元前344年),魏惠王召集宋、卫、邹、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于逢泽(今河南开封东南)开会,并驱逼十二位诸侯以朝见周天子于孟津(今河南孟津东北、孟县西南)。魏惠

  • 庚款办学

   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以庚子赔款办学的侵略活动。最早由史密斯于1906年(光绪三十二年)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。史密斯在华传教、经商三十余年,认为“退还庚款”改作中国留美学生的教育费用有巨大好处。1907年

  • 燕国

    古国名。①西周分封的诸侯国。本作匽、郾。姬姓。或称北燕。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,封召公奭于北燕,召公留宗周辅相成王,其长子就封为第一代燕侯。都蓟(今北京市西南)。燕为周北方重要屏藩,但因长期独处北

  • 都元帅府

    金朝太宗至海陵王时中央最高统军机构。金朝初以谙班勃极烈为内外诸军都统。后以军队扩大,战事日繁,急需对各路金军集中指挥,以便协同作战。天会三年(公元1125年),金兵大举攻宋,遂在中央设都元帅府,置都元

  • 孟津之会

    周武王在孟津(一作盟津,在今河南孟津)召集诸侯举行的盟会。武王即位的第二年,为了检阅伐商的队伍,同时也为了试探商纣王对周人备战活动的反应,出动军队大规模地向东进发,至于黄河边上的孟津。诸侯自动前来参加

  • 李福协定

    见“中法简明条约”。

  • 玄奘取经

    唐初, 河南缑氏(今河南偃师南)人玄奘(姓陈)为学习和研究佛学经典,于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从长安(今陕西西安)启程西行,去天竺(今印度)游学,途经今新疆及中亚各国,饱经风霜,历尽艰险,最后到达巴基

  • 聊城之战

    隋末河北义军消灭隋军主力宇文化及部的战役。大业十四年(公元618年)七月,宇文化及在童山(今河南浚县西南)为李密击败后,北走魏县(今河北大名东),鸩杀炀帝子秦王杨浩,自称皇帝。次年为唐将李神通压迫,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