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濬之
【介绍】:
见高湘。
【介绍】:
见高湘。
【介绍】:唐代文学家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幼时以诗为李白所知。大历中,为浙西从事,检校大理评事,与皎然、颜真卿等联句。贞元六年(790)由膳部员外郎出为池州刺史,凭吊李白荒坟,因作《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
怎么。欧阳炯《更漏子》词:“虽叵耐,又寻思,争生嗔得伊。”
地名。即绵州(今四川绵阳市),因在涪水之左,故称。杜甫《海棕行》:“左绵公馆清江濆,海棕一株高入云。”
胡凤丹编选,严仲义校点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,23万字。本书共十六卷,选入唐代至清季有关李隆基杨玉环事迹的诗词584首,文427篇,为目前能够见到的关于李杨事件收集最为完备的专题选本,是
黄永武主编。该书影印历代杜诗笺释评注本凡三十五种,多为罕见之孤本、稿本、珍本、善本,实为杜诗研究者所需的重要资料。台湾大通书局1974年出版。其中有《九家集注杜诗》、《集千家注批点、补遗杜工部集》、《
①指竹林七贤。权德舆《八音诗》:“竹林谅贤人,满酌无所苦。”参见“竹林七子”。②竹林七贤中阮籍、阮咸为叔侄,后或以“竹林”指称叔侄。李白《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》之一:“今日竹林宴,我家贤侍郎。”
两手相叉置于胸前的敬礼仪式。王梵志《平生不吃著》:“叉手立公庭,终朝并两脚。”
依旧。许棠《献独孤尚书》:“虚抛南楚滞西秦,白首依前衣白身。”
【介绍】:见窦仪。
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大历九年(774)进士及第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一首。事迹见所附小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