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陈子昂

陈子昂

【生卒】:659—700;或谓661—702,658—699

【介绍】:

字伯玉。一说名冕,字子昂。行大,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文明元年(684)进士。武后奇其才,擢麟台正字,后世称“陈正字”。转右卫胄曹参军,升右拾遗,世因称“陈拾遗”。曾两次从军边塞,参加反对制造民族分裂的战争。后以父老解官归侍,为县令段简诬陷,屈死狱中。两《唐书》有传。陈子昂为初唐重要作家,陈振孙称其“诗文在唐初,实是首起八代之衰者。”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六)论诗强调“兴寄”,提倡“汉魏风骨”、“正始之音”,反对齐梁绮靡文风,为诗歌走向盛唐做出了卓越贡献。但对齐梁一概排斥,未免失之偏颇。现存诗120余首,《全唐诗》编为2卷,有《陈伯玉文集》传世。

【生卒】:659—700。另有661—702、658—699说

【介绍】:

唐代诗人、散文家。字伯玉。一说本名冕,字子昂。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先世本居于颍川(治今河南许昌)。世代为豪族。少驰侠使气,年十七、八始发愤读书,考察历代兴亡之理,研习治国安邦之道,以展其抱负。初为诗,诗人王適谓其必为“文宗”。调露元年(679)至长安入太学。次年应试落第。归梓州后曾隐居学道。文明元年(684)进士及第。一说进士及第在开耀二年(682),当误。以上书谏政,受武后赏识,擢麟台正字。多次上疏言事。垂拱二年(686)随乔知之北征,曾出塞至张掖等地。永昌元年(689),再次受武后召见,论为政之要。迁右卫胄曹参军。武后建周称帝,子昂上表称颂。后丁继母忧去官。长寿二年(693)擢右拾遗。次年,受牵累入狱。获释后仍为右拾遗。万岁通天元年(696),从建安王武攸宜东征契丹,参谋帷幕,再次出塞。因谏议军事不蒙接纳,贬为军曹,作《登幽州台歌》等抒其愤。归朝后仍为右拾遗。圣历元年(698),以父老辞官,诏带官归侍。后年,遭县令段简罗织罪名,敲诈迫害,忧愤而死。一说武三思指使段简陷害逮捕子昂,致其含冤去世。世称陈拾遗、陈射洪。他在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是唐诗繁盛局面的开创者和奠基人,也是古文运动的先驱。其《与东方左史虬〈修竹篇〉并书》主张恢复“风雅”传统和“汉魏风骨”,破除“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”的齐梁诗风,建立“骨气端翔,音情顿挫,光英朗练,有金石声”的诗风,不但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宣言书,也对唐代散文革新有一定影响。其诗今存一百二十多首,与六朝及初唐其他诗人相比,题材更广阔,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丰富深刻,既有隐逸游仙、山水园林、酬赠送别之类,更有反映边塞现实和抒发安边壮志的边塞诗,抨击时政弊端的讽谕诗,以及抒写壮志难酬的感愤诗。各类作品均有佳作,而以《感遇》三十八首、《蓟丘览古》、《登幽州台歌》等最为杰出。所作均为五言。五古不但高出初唐其他作者,在整个唐代也号称杰出。《感遇》三十八首被尊为“古体之祖”,五律也被誉为“近体之祖”。艺术上,多用比兴手法,往往以古朴、朗练、劲健的语言抒情写景,形成了以雄浑沉郁、遒劲质朴为主体的诗风。唐代著名诗人,如李白杜甫高適岑参韩愈白居易皮日休杜荀鹤等,无不受其影响。其文今存一百一十多篇,包含以议论为主的书、表,以记叙为主的碑、志,以抒情写景为主的序、吊文等,而以书、表最为突出。它们或针对现实问题陈述政见,言事清晰,说理透辟;或抒发惜别、失意之情,感情真挚,景象鲜明。后者犹沿俳俪之习;前者语言质朴疏朗,往往化骈为散,有些纯用散体,对于改变六朝以来浮艳文风,倡导文体革新有一定贡献。代表作《为乔补阙论突厥表》、《谏灵驾入京书》、《谏雅州讨生羌书》等,均为唐文名篇。子昂去世后,文章散落。友人卢藏用集其遗文为《右拾遗陈子昂文集》十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下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均有著录。传世者以《四部丛刊初编》本《陈伯玉文集》十卷较通行。徐鹏据以为底本,校点为《陈子昂集》。彭庆生有《陈子昂诗注》。事迹见唐卢藏用《陈氏别传》,赵儋《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》,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。罗庸、彭庆生均撰年谱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崔仲容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女诗人。生卒年、籍贯、事迹不详。《又玄集》选入其诗,当为光化以前人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三首。

  • 金陵酒肆留别

    【介绍】:李白作。此诗是开元间李白游金陵时与金陵诸少年友人告别之作。金陵,即今江苏南京市。诗写与金陵少年的惜别之情,豪情洋溢,语短情长。其中“风吹柳花满店香”之“香”字、“吴姬压酒劝客尝”之“压”字,

  • 詹琲

    【介绍】:固始(今属河南)人。五代时其父詹敦仁避乱隐居于仙游(今属福建)植德山,遂家焉。琲学其父,隐居于凤山,号“凤山山人”。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曾荐其入朝,不赴。《全唐诗》存诗3首,《全唐诗补编》补诗

  •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

    【介绍】:李贺作。张大彻,即张彻,大是排行。元和九年(814)秋,贺从家乡来潞州投奔朋友张彻,这时彻初任潞州节度使的属官,设宴招待,饮宴中向贺索诗,贺即写此诗相赠。诗中对彻之相貌、才华予以赞扬,并说他

  • 王粲登楼

    东汉王粲在荆州依刺史刘表凡十五年,曾登城楼远眺,感伤时事,怀念故乡,作《登楼赋》以抒忧思。后因以“王粲登楼”比喻流落他乡,落泊失意,怀念故乡。诗文中多用以咏客居荆州。戴叔伦《赠司空拾遗》:“陈琳草奏才

  • 国邵南

    【介绍】:宣宗大中年间为曹州兵马使。曾梦见刺史李续之女与其夫崔嘏在一处,女题诗授崔嘏。一年后,崔嘏妻李氏卒。《全唐诗》收国邵南梦中所得李氏诗1首。

  • 贺兰遂

    【介绍】:一作贺兰暹。似为晚唐以前人。《全唐诗逸》录诗11联。

  • 斋房芝

    旧时人们认为灵芝的生出能带来吉祥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元封二年,芝生甘泉齐(即斋)房。”后因以“斋房芝”谓祥瑞之兆。杜甫《八哀诗·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》:“煌煌斋房芝,事绝万手搴。”

  • 窦贻周

    【介绍】:见窦牟。

  • 中调

    词体名。词是配合乐曲而创制的歌辞,乐曲的节拍有多有少,曲辞也就有长有短,因而有令、引、近、慢之分。令词较短,慢词较长,引、近居中。这种按曲调划分的方法,对于一般读者来说,不易掌握。明人顾从敬刻《类编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