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邈真赞

邈真赞

文体名。“邈”通“描”,“真”谓肖像。义即称颂人物画像的赞词,故又称“邈影赞”、“邈生赞”、“写真赞”、“图真赞”、“真仪赞”,若敷有彩色,则称彩真赞。敦煌邈真画一般分为上下两栏,上栏绘佛或变相图,下栏竖分三格,左右两格分画菩萨像和画像主,中间一格书写邈真赞,自左至右逐行排列,作为画像的说明和补充。但是,作者或读者也把它单独抄录,形成脱离画像而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。敦煌莫高窟出土的邈真赞都是八至十一世纪的作品,绝大多数为离图单行抄件,约九十余篇,分别见于S390、5405、P3720、4660等二十多种写本。邈真赞的产生,历史悠久。《汉书》卷六九《赵充国传》记载扬雄“即充国图画而颂之”。颜师古注云:“即,就也,于画侧而书颂也。”实即人物画像赞。敦煌邈真赞包括标题、撰者、正文和后款四部分:(1)标题,主要在显示赞主的身分、职务、勋授等,可以随意加长。(2)撰者具名同样要详列撰者的职位头衔,由于撰者的显赫名望,能得到他的称美,自然会给赞主及其家属平添一层殊荣。(3)正文句式有两种:齐言赞体,主要为四言韵语,或在中间、末尾变换六、七言句式;杂言赞体,多由序赞合组而成,序多为骈文赋体,赞或齐言,或夹杂五、六、七言句。由于押韵的需要,两种赞体皆用偶句,少者八句,多者可达六十八句。(4)后款,在正文之后,另行书写,主要记载题赞时间和抄写者姓名。敦煌邈真赞是以赞主为对象,通过优美的文辞对其立身行世,功业勋绩作客观评价,属纪实文学,其叙事概括,要而不烦,有颂有悼,迭宕起伏,同时音韵沉郁,易于吟咏。不过,有些邈真赞为了称颂死者,不惜溢美扬善、堆砌辞藻,难免陷入陈陈相因、套用习语的境地,其文学性相对减弱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挂一漏万

    谓列举不周,必有遗漏之处。语出韩愈《南山诗》:“团辞试提挈,挂一念万漏。”

  • 三分割据纡筹策,万古云霄一羽毛

    【介绍】: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》其五颔联。三分割据,指魏、蜀、吴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势。纡筹策,用尽心智为之计谋策划。万古,犹言旷古。一,独也,特异之谓也。二句谓诸葛亮乃旷古未有之奇才,运筹帷幄,功成三国

  • 刘宠

    汉东莱人。四迁为豫章太守,三迁为会稽太守。后官拜司空、司徒、太尉。为会稽太守时,廉明治郡。离任时山间老叟各以百钱相赠。刘宠只每人留钱一枚,人称“一钱太守”。见《后汉书·刘宠传》。后用作称颂地方官廉洁之

  • 太公望

    即姜太公。周初人。姜姓,吕氏,名尚。相传吕尚年老穷困,钓于渭滨。周文王出猎遇之,与之语,大悦,说:“吾太公望子久矣。”故称太公望。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。诗文中多用于喻指宰辅重臣。贾至《自蜀奉册命往朔

  • 季冬诛

    谓处以死刑。语出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今少卿报不测之罪,涉旬月,迫季冬,仆又薄从上上雍,恐卒然不可讳。”不可讳,谓任安将被处死。李商隐《哭虔州杨侍郎》:“深知狱吏贵,几迫季冬诛。”

  • 刘吉

    【介绍】:燕蓟(今北京、天津蓟县一带)人。南唐后主朝任传诏承旨,后入宋为供奉官,掌管河渠事。宋太宗时治水患有功,百姓目为刘跋河。迁崇仪使。有诗集及选唐人诗集,今不存。《全唐诗补编·补逸》收诗2句,《全

  • 延津

    即延平津。晋张华派丰城令雷焕在丰城掘得龙泉、太阿两剑,二人各得其一。张华死后,他的剑不知所在。后雷焕也死了,他的儿子持剑行经延平津,剑忽跃出堕入水中。使人入水取之,但见两龙蟠萦,波浪惊沸。事见《晋书·

  • 长歌吟松风,曲尽河星稀

    【介绍】:李白《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》诗句。二句写月下弹琴唱歌,欢饮达旦,陶然忘归的情景。河星:银河中的星星。

  • 夜雨孤灯梦,春风几度花

    【介绍】:戴叔伦《客中言怀》诗句。二句写客中思乡之情。出句以夜雨、孤灯、归梦等哀景写夜中乡思之苦,对句以春风、鲜花等乐景写白日乡思之浓。语句工整清新,意境含蓄深沉。

  • 郭元振集

    文集。唐郭元振撰。《旧唐书·郭元振传》谓有文集二十卷,同书《经籍志下》及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均著录《郭元振集》二十卷。其集当已散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一卷,《全唐诗补编》补一首;《全唐文》存文五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