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灵隐寺

灵隐寺

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灵隐山麓。前临冷泉,面对飞来峰。又称云林禅寺。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。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(326),因山为名,系印度僧人慧理所建。五代吴越国时两次扩建。当时有九楼、十八阁、七十二殿,僧众三千余人,盛极一时。历朝屡毁屡兴。现存寺乃十九世纪重建,后又多次修葺。寺有东西山门,与天王殿并列,天王殿居中。其后为大雄宝殿,殿高33.6米,高甍飞宇,琉璃瓦顶。寺周围峰峦竞秀,泉水潺湲,古木苍郁,清幽静谧。初唐诗人宋之问有《灵隐寺》诗,即指此。

【介绍】:

宋之问作。灵隐寺,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。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七云:之问贬黜放还,游灵隐寺。夜月极明,长廊行吟曰:“鹫岭郁岧峣,龙宫镇寂寥”。久不能续。有老僧点长明灯,问曰:“少年夜久不寐,何耶?”之问曰:“偶欲题此寺,而兴思不属。”即曰:“何不云‘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’”之问愕然,讶其遒丽,迟明更访之,则不复见。寺僧有知者曰:“此骆宾王也。”大概世人因之问为御用文人,且文风偏于纤丽,不能为此壮美之辞,故杜撰此则传说,并兼怀才高运蹇的骆宾王。其实,综观之问创作,面貌颇为丰富,奇采壮语时见,偶然触发,响遏行云,乃情理中事耳。此诗于苍茫雄浑中化入宗教氛围,既壮严肃穆,又飘逸超然,读之令人尘虑顿消,淡然有出世之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津阁

    汉公孙弘自以布衣为丞相,封平津侯,于是起客馆,开东阁,以招天下之士。后因以“平津阁”等称朝廷大臣揽纳宾客的处所。钱起《故相国苗公挽歌》:“凄怆平津阁,秋风吊客过。”亦作“平津邸”。郎士元《题刘相公三湘

  • 铜雀台

    【介绍】:王无竞作。铜雀台为曹操所置,操临终遗言:置伎妾于台上,每月朝十五,辄向帐前作伎。(《邺都故事》)此诗前半部分以物是人非之虚旷,暗讽曹氏不能忘情之无谓,后半部分则悲叹伎妾之遭遇,可以视为封建时

  • 雪山童子

   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曾在雪山修行,故以“雪山童子”为释氏的别称。刘禹锡《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》:“雪山童子应前世,金粟如来是本师。”

  • 读杜小笺

    清钱谦益撰。见《读杜小二笺》。

  • 题玉泉溪

    【介绍】:湘驿女子作。一作湘中女子《驿楼诵诗》。此当为作者因失恋而触景生情、感伤未来而作。一二句描绘玉泉溪畔如画之秋色,词采清丽,音节入古;三四句因景起兴,直抒胸中块垒,感叹相怜相爱时光一去不返。以景

  • 刘宾客文集

    刘禹锡撰。见《刘禹锡集》。

  • 还陕述怀

    【介绍】:李世民作。太宗多忆旧之作,此诗亦属此类。首二句以诘语述志,气概不同凡响。中六句追怀昔日征战情形,如在目前。末二句写今昔之变,语虽直露,但却真实地抒发了一个政治家拨乱反正的内心慰藉。

  • 杜子美

    【介绍】:见杜甫。

  • 窦裕

    【介绍】:据《宣室志》载,裕寄家淮海。代宗大历年间举进士未第,后自京游蜀,至洋州馆舍而卒。后其友淮阴令吴兴沈某调补金堂令,夜宿洋州馆舍,遇窦氏鬼魂吟诗1首。《全唐诗》收其鬼诗1首。

  • 窦弘馀

    【介绍】:京兆金城(今陕西兴平)人。郡望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。窦常之子。会昌元年(841)任黄州刺史,大中五年(851)在台州刺史任。《全唐诗》存词1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