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原,指晋代文学家陆机。陆机曾官平原内史,故称。陆机作《叹逝赋》,抒写了“懿亲戚属亡多存寡,昵交密友亦不半在”的伤感哀思。后因借以表现伤悼至亲故友。卢藏用《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未及报而陈子云亡今追为此诗
《后汉书·费长房传》载,汝南人费长房随仙翁壶公入山学道不成,辞归,翁与一竹杖,曰:“骑此任所之,则自至矣。既至,可以杖投葛陂中也。”长房乘杖,自谓离家经旬日,而已十余年矣。即以杖投陂,顾视则化作龙也。
【介绍】:白居易作。此诗为元和十四年(819)春,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,途经岳阳时作。前六句,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,借言洞庭水势之浩瀚,抒发天涯沦落之感慨。尾二句,更以议论点明题旨。宋张舜民《卖花声
【介绍】:见白居易。
明高江批。高江,武陵(今湖南常德)人,约生活于明朝中后期。《批唐诗选》,七卷。逐一批点李攀龙选辑、蒋一葵笺释的《唐诗选》。高氏批评皆在眉端。亦引前贤评语,惜未指出姓氏。书中保留了蒋一葵的笺释。卷前有李
王嘉《拾遗记·少昊》:“穷桑者,西海之滨,有孤桑之树,直上千寻,叶红椹紫,万岁一实,食之后天而老。”后因以“红桑”为咏仙道之典。曹唐《小游仙诗九十八首》之三十四:“秦皇汉武死何处,海畔红桑花自开。”
【介绍】:张旭作。诗题一作《桃花矶》。诗用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故事,而以写景见长。首句写云烟朦胧处隐然有飞桥凌跨,二句则推至眼前,诗人恍惚中以为眼前渔人即是传说中去过桃源的武陵渔人;三四句则写诗人一片天
【介绍】:见何蒙。
【介绍】:见郑昌图。
即兰亭会。因兰亭地处会稽山阴,故称。晋王羲之曾在兰亭聚设文会。见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。后用为文人宴集或修禊集会之典。许浑《和人贺杨仆射致政》:“岂同王谢山阴会,空叙流杯醉暮春。”亦作“山阴兴”、“山阴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