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719—776【介绍】:初名卓,字贞一,行十五。赵郡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天宝七载(748)进士,历安西节度使判官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员外郎、工部侍郎、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等。卒谥文献。其诗文著
【介绍】:见徐光溥。
谓设想使死者复生。作,起来。谓复生。语出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:‘死者若可作也,吾谁与归?’”杜牧《长安杂题长句六首》之四:“九原可作吾谁与?师友琅玡邴曼容。”参见“九原”。
指佛缘之交。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奉佛,寺池有白莲,因称白莲社,为佛教净土宗(莲宗)最初的结社。郑谷《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》:“顷为弟子曾同社,今忝星郎更契缘。”
【介绍】:大历二年(767)进士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见“贾生涕”。
【介绍】:见王仁裕。
【介绍】:李白开元二十三年(735)游洛阳时所作。洛城,即洛阳。诗写在洛阳因闻笛曲《折杨柳》而忽起思乡之情。折柳,曲名,即《折杨柳》,汉横吹曲,内容多叙离愁别绪。诗境优美,诗思婉转,在春色烂漫的丽色中
以往,昔时。杜甫《秋日夔府书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南内开元曲,常时弟子传。”
【介绍】:孟浩然《夜渡湘水》诗句。二句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夜渡湘水时的感受,紧扣“夜”字和湘水风物特色,恰切而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