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复
岂,难道。杜牧《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》:“当筵虽一醉,宁复缓离愁。”
岂,难道。杜牧《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》:“当筵虽一醉,宁复缓离愁。”
一作《说唐诗》。清徐增撰。徐增(1612~?),字子能,号而庵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徐增自顺治五年(1648)始与友人说唐诗,十四年(1657)始笔之于纸,康熙元年(1662)中秋整理成书。有9卷本
【介绍】:字居云,蜀(今四川)人。似为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。会昌三年(843)进士。咸通十一年(870)任台州刺史。辛文房谓其“吏材文价,俱不甚超”(《唐才子传》卷七)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,《全唐诗补
①犹何日,何时。杜甫《晦日寻崔戢李封》:“思见农器陈,何当甲兵休?”②犹何妨。白居易《感逝寄远》:“何当一杯酒,开眼笑相视。”③犹安得。怎能;哪能。岑参《阻戎泸间群盗》:“何当遇长房,缩地到京关。”④
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字贻之。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咸通八年(867)进士及第。咸通末为校书郎,皮日休有《寄同年韦校书》诗。又曾任主客、户部二员外郎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二首。事迹见《新唐书·
诗歌风格。中唐诗人韦应物官终苏州刺史,世称韦苏州。韦诗吸取了陶渊明的白描手法和谢灵运炼字技巧的长处,用简淡的笔调,描绘幽静的景色,形成“高雅闲淡”的独特风格。与王、孟相比,他的田园诗更富有生活气息,并
清齐种撰。分上下两卷,只收七律,共149首。是书义例分为四类,细绎章句,使诗语意分明,然后博采众说:“一曰本义,乃直诂诗文,确然无疑者;二曰辨说,旧说之舛谬者驳正之;三曰旁证,虽非正解,而依附诗义,于
本为《山海经》中的篇名,又分东、西、南、北各经,所记皆四方僻远地方的情形。后因以为边远地区的代称。李商隐《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》:“那劳《出师表》,尽入《大荒经》。”
顾学颉著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。是书共收录作者四十余年学术生涯中的五十余篇文章,其中关于白居易、李商隐、温庭筠等唐代诗人研究的文章17篇,既有作家生平事迹或问题的考证,也有对作品的评论
勤勉,努力。杜甫《北征》:“君诚中兴主,经纬固密勿。”
【介绍】:白居易作于宝历二年(826)离苏州赴洛阳途中。梦得乃刘禹锡字,栖灵塔,在扬州大明寺。诗题一作《与梦得同登灵塔》,疑误。全诗七言四句,短小凝练。先写和刘禹锡遍临扬州诸楼,遍登扬州诸塔;结以勉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