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天马歌

天马歌

【介绍】:

李白作。乐府旧题,《乐府诗集》卷一列于《郊庙歌辞》,引《汉书·武帝纪》曰:“元鼎四年秋,马生渥洼水中,作《天马之歌》。”又引《汉书·张骞传》曰:“汉武帝初发书《易》曰:‘神马当从西北来。’得乌孙马好,名曰天马。及得宛马,汗血,益壮。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,宛马曰天马云。”胡震亨注云:“汉郊祀《天马》二歌,皆以歌瑞应。太白所拟,则以马之老而见弃自况,思蒙收赎,似去翰林后所作。”此诗似作于晚年流放夜郎之后。备言力尽遭弃,年老无依之困顿,冀人之相助入朝为用也。诗以天马自喻,首写天马之神骏,喻诗人之才力非凡及“曾陪时龙蹑天衢,羁金络月照皇都”待诏翰林之荣耀;次写晚年流落四方及“少尽其力老弃之”含冤流放的境况;末二句似恳请天子的垂顾,抒发了为国供献余力的热切愿望。全诗纯用比体,借咏天马以咏诗人自己一生遭遇,二者浑然一体,是作者坎坷命运的自况,堪称咏物诗之佳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烟带龙潭白,霞分鸟道红

    【介绍】:李商隐《访秋》诗句。烟霭笼罩龙潭,晚霞远挂鸟道。烟白霞红,色彩鲜明,写秋暮景色饶有情致。与马戴《鹳雀楼晴望》“鸟道残虹挂,龙潭返照移”二句,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  • 走马川

    河谷名。在轮台西。岑参《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》:“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”参见“轮台①”。

  • 应之

    【介绍】:五代诗僧。俗姓王。先世为南闽(今福建)人。应举不第,因为僧。曾从栖隐学诗。后唐天成中,集栖隐诗百余首为集。南唐保大中,授文章应制大德。迁右街僧录,固辞。工书能诗。《宋史·艺文志七》著录《僧应

  • 寒瘦集

    清岳端撰。岳端或作袁端,又作蕴端,字正子,一字兼山,号玉池生,别号红兰室主人,清宗室。长白(今辽宁境内)人。此书专选孟郊、贾岛诗,二人选数大致相仿,共计82首。所选以五言为多。无笺注,有圈点与评语,皆

  • 廖融

    【介绍】:字元素,五代、宋初人。隐于衡山,与逸人任鹄、王正己、陆蟾、王元等皆一时名士,为诗相善。终生不仕。约卒于宋雍熙(984—987)年间,《十国春秋》有传。融工诗,为时所称。《全唐诗》存诗6首3联

  • 丁稜诗

    诗集。唐丁稜撰。《遂初堂书目》著录《丁稜诗》一卷,《宋史·艺文志七》同。其集已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二首。

  • 崔郾

    【生卒】:768—836【介绍】:唐代文学家。字广略。贝州武城(今属山东)人。崔邠弟。贞元十二年(796)进士及第。授集贤殿校书郎。累迁吏部员外郎。再迁左司郎中。元和十三年(818)为礼仪使详定判官、

  • 灯影秋江寺,篷声夜雨船

    【介绍】:温庭筠《送僧东游》颔联。二句写秋晚送人情景。上句五字即点明送别的季节、时间和地点,即在秋晚寺旁的江边。下句写僧人夜行景象。在秋雨萧瑟的夜景中,融进了送者与行者的凄然情思。

  • 李韶

    【介绍】:约五代末至宋初在世。郴州(今属湖南)人。苦吟守穷,终生不仕。曾至潭州司空山,与王元等人为友。《全唐诗》收诗1首。

  • 邈真赞

    文体名。“邈”通“描”,“真”谓肖像。义即称颂人物画像的赞词,故又称“邈影赞”、“邈生赞”、“写真赞”、“图真赞”、“真仪赞”,若敷有彩色,则称彩真赞。敦煌邈真画一般分为上下两栏,上栏绘佛或变相图,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