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近体诗定式以后,诗人作古体诗,有些诗句合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,有的甚至还合乎对仗格式,具备近体诗的一些特点,这种诗被称为入律古风。一般的,五言古诗及一韵到底的七言古诗入律者较少,七古转韵诗入律者较多
【介绍】:见褚遂良。
【介绍】:见周朴。
【介绍】:吴(今江苏苏州)人。苏检登进士第后归家省亲,行至同州澄城,梦与妻作诗唱酬。及归,其妻已卒。卒日乃是其在澄城所梦之日。《全唐诗》收苏检与其妻唱和诗各1首。
僧人所持的禅杖。杖头有一铁卷,柄用木,下安铁纂,振动时锡锡作声。刘长卿《龙门八咏·远公龛》:“闲云随锡杖,落日低金绳。”
形容人马极多。《古乐府诗·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罗敷自有夫,东方千馀骑,夫婿居上头。何以识夫婿?白马从骊驹。”后因以“千骑”喻指州牧或太守。耿?《古意》:“虽言千骑上头居,一世生离恨有馀。”权德舆《寄李衡
【介绍】:元稹于元和十年(815)由贬放之地江陵(今湖北境内)奉诏西归长安(今陕西西安)途中作。这些诗描绘了旅途乍暖还寒时节的特有景色,透露着诗人重返京城时的欣喜心情,也抒发了他对宦海浮沉的复杂感慨。
定数。谓规律性。杜甫《宿花石戍》:“茫茫天造间,理乱岂恒数?”
【介绍】:唐末人,员外郎,天复中(901~903)卒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真,一作贞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高宗总章元年(668)为乾封县令。历任司封员外郎、吏部员外郎。调露二年(680)四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,相高宗。同年九月罢为相王府长史。文明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