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思立
【生卒】:874—936
【介绍】:
五代时晋阳人,本出阴山诸部。仕后唐。少善骑射。事李克用,从李存勖破后梁,累以功迁突骑指挥使。明宗时,历应、岚二州刺史、昭武军节度使,徙保义,皆有善政。废帝立,罢为右神武统军。石敬瑭反,以思立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,以疾卒于道。
【生卒】:874—936
【介绍】:
五代时晋阳人,本出阴山诸部。仕后唐。少善骑射。事李克用,从李存勖破后梁,累以功迁突骑指挥使。明宗时,历应、岚二州刺史、昭武军节度使,徙保义,皆有善政。废帝立,罢为右神武统军。石敬瑭反,以思立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,以疾卒于道。
【生卒】:672—741【介绍】:唐宗室。本名光仁,后改今名。李贤子。授太子洗马,封嗣雍王。以父得罪,处宫中十余年不出庭院。中宗即位,授光禄卿同正员,寻诏封邠王。玄宗开元初历六州刺史。然惟弋猎酣乐,不
一名高渠眯。郑国卿。历仕庄公、厉公、昭公、子亶、子婴数君。前707年周郑繻葛之战,随郑庄公任中军之将。昭公即位,因与昭公相恶,前695年射杀昭公于野,与祭仲更立子亶为君,子亶为齐所杀,又与祭仲擅立子婴
【生卒】:约924—约962【介绍】:五代时杭州临安人,字延世,小字和尚。吴越国君钱元瓘第十子。天资俊拔,善属文。年二十官内牙诸军左右都虞侯、检校左仆射。后出为明州刺史,颇著善政。屡剀切言事,以强正称
【介绍】:宋澶州临河人,字伯玉。第进士。历大理寺丞、太常博士。能决疑狱。由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。仁宗时擢三司度支判官。诸路转运副使,官终尚书工部郎中。
【生卒】:1466—1491【介绍】:明四川合州人,字汝愚。年十二能文。家贫,夜燃木叶读书。成化二十三年进士。上疏极言时事,不报。弘治时,再疏,为辅臣刘吉所痛恨。被诬,谪广东石城所吏目卒。
【生卒】:246-302字景明,曹操孙,燕王曹宇子。初封安次县常道乡公。曹髦卒,被司马氏迎立为帝。在位六年,政移司马氏,于咸熙二年(265)禅位于晋王司马炎。封陈留王。卒后谥元皇帝。
【生卒】:?——1654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。又姓王。初为明诸生,崇祯二年(清天聪三年、公元1629)在遵化降归皇太极。隶汉军镶白旗,任职文馆。屡上疏论国事,主张伐明,不应议和;请禁滥杀,劫掠以得民心
【生卒】:?——1048涿州(今河北涿县)人。岁饥,为人牧羊,后投宣毅军为小校,信奉弥勒教。庆历七年(1047),与州吏张峦、卜吉等据贝州城起事,杀节度判官李浩、清河令齐开等,被推为“东平郡王”,建号
【生卒】:471—479字仲安,宋明帝刘彧第十二子。后废帝元徽四年(476)封始建王。齐受禅降封荔浦县公,谋反被杀。(,参见《南史》)
孙奇逢弟子。字介石。河南登封人。顺治九年(1652)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。先后出任福建巡海道、江西湖东道、直隶大名道。曾修复河南嵩阳书院。再被荐充少詹事。学术以朱子为宗。著有《中州道学编》、《性学要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