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嵇曾筠

嵇曾筠

【生卒】:?——1738

字松友。江南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嵇永仁之子。康熙后期进士。雍正初年始理河道,先后任河南副总河,河南山东河道总督,署江南河道总督并兼兵部尚书、浙江总督、文华殿大学士。协齐苏勒治理河道,尤于黄河著绩甚多,实施引河杀险法,顺河势开引河,筑闸坝。乾隆初年,总理浙江海塘工程,疏请修建海宁尖山坝,建鱼鳞石塘七千余丈,修筑乐清海堤,皆得准行。在治河诸臣中,与齐苏勒齐名。乾隆三年卒。谥文敏。


【生卒】:1670—1739

【介绍】:

清江苏无锡人,字松友,号礼斋。嵇永仁子。康熙四十五年进士。雍正间署河南巡抚,迁兵部侍郎,督筑黄河中牟决口。以条上河工机宜,授河南副总河,升任河道总督。善用引河杀险之法。授文华殿大学士,兼吏部尚书,仍督河道。乾隆初,授浙江巡抚,旋改总督。在海宁筑尖咀坝,又乐清海堤。卒谥文敏。晚年刻意为诗。有《防河奏议》、《师善堂集》。


【生卒】:1670—1739

【介绍】:

清江苏无锡人,字松友,号礼斋。嵇永仁子。康熙四十五年进士。雍正间署河南巡抚,迁兵部侍郎,督筑黄河中牟决口。以条上河工机宜,授河南副总河,升任河道总督。善用引河杀险之法。授文华殿大学士,兼吏部尚书,仍督河道。乾隆初,授浙江巡抚,旋改总督。在海宁筑尖咀坝,又乐清海堤。卒谥文敏。晚年刻意为诗。有《防河奏议》、《师善堂集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承宗

    【生卒】:?—820【介绍】:唐时契丹族怒皆部人。王士真长子。父卒,自为成德留后,寻抗命。宪宗以宦官吐突承璀为帅讨之,无功,乃授为成德节度使,因支持吴元济叛,及吴元济被杀,乃惧,奉法逾谨。

  • 黄宗昌

    【介绍】:明山东即墨人,字长倩。天启二年进士。崇祯初为御史,首请斥于熹宗将逝时矫旨加衔进秩的“伪官”六十一人,帝以列名太多,不听。又劾周延儒、温体仁,不纳。后体仁、延儒入阁,宗昌降级归。十五年,清兵围

  • 杨仪之

    【介绍】:唐人。为湖南度支使。韩愈称其智足以造谋,材足以立事,忠足以勤上,惠足以存下,而又侈之以诗书六艺之学。

  • 荀偃

    【生卒】:?—前554【介绍】:一作中行偃。又称中行献子。春秋时晋国人,字伯游。荀林父孙。大夫。厉公时尝佐上军。公欲任宠姬兄胥童为卿,与栾书杀厉公立悼公。悼公时将中军,与下军将栾黡不和,攻秦,无功。攻

  • 郑玄素

    京兆(治今陕西西安)人。五代时避乱于鹤鸣峰下,聚古书有千余卷。食薇蕨而弦诵自若,善谈名理。好收藏书法,有钟、王法帖,得自其舅温韬。韬曾发掘唐昭陵。

  • 李濬

    【生卒】:965—1013【介绍】:宋冀州信都人,字德渊。李超子。第进士。历知康州。真宗咸平中为御史台推直官,屡上书言事,迁开封府推官。景德初,拜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。从真宗至澶渊,师还,奉命与陈

  • 董玘

    【介绍】:明浙江会稽人,字文玉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授编修。历刑部主事、侍读、左谕德。嘉靖初与修《武宗实录》,记载详而不冗,简而能尽,又校正焦芳所修《孝宗实录》之讹谬。迁詹事兼翰林院学士,累擢为吏部左侍郎

  • 韩瑗

    【生卒】:606—667【介绍】:唐京兆三原人,字伯玉。韩仲良子。博学,晓吏事。太宗贞观时,为兵部侍郎。高宗永徽三年,擢黄门侍郎,俄同中书门下三品,迁侍中。帝废王皇后,瑗泣谏不纳。褚遂良谏立武后坐贬,

  • 申鲍胥

    一作申包胥,或称王孙包胥。楚国大夫,出身贵族。前506年,吴军伐楚破郢,昭王出奔,楚国将亡。他入秦向秦君乞援,秦君派兵车五百乘救楚。楚乘机收集溃散兵卒,与秦军共同击吴,次年,败吴于稷。这时吴又发生王弟

  • 郭某妻吴氏

    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丈夫早卒,守寡。进城过钱塘门,被门卒嫚语所辱,遂绝食二十余日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