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藏
【生卒】:549—623
【介绍】:
隋唐时僧。其先安息人,故有“胡吉藏”之称。祖世避仇徙南海,后迁金陵。俗姓安。幼时由父携之谒真谛,真谛为其取名吉藏。七岁从法朗出家。隋时讲法于会稽嘉祥寺,听众常至千人,时称“嘉祥大师”。后住长安日严寺,成“三论”注疏,创三论学派。唐高祖设十大德统领众僧,吉藏在其列。有《中论疏》、《百论疏》等。
【生卒】:549—623
【介绍】:
隋唐时僧。其先安息人,故有“胡吉藏”之称。祖世避仇徙南海,后迁金陵。俗姓安。幼时由父携之谒真谛,真谛为其取名吉藏。七岁从法朗出家。隋时讲法于会稽嘉祥寺,听众常至千人,时称“嘉祥大师”。后住长安日严寺,成“三论”注疏,创三论学派。唐高祖设十大德统领众僧,吉藏在其列。有《中论疏》、《百论疏》等。
【介绍】:唐渤海人,字景圭。本名允中。第进士,为右补阙。文宗大和初为侍御史,奏改今名。敢于切谏。李宗闵为相,高其节,擢谏议大夫,进中书舍人。大和九年,宗闵得罪南迁,元裕出城饯送,以此贬阆州刺史。后复召
【介绍】:宋潼川府安泰人。文同妻侄。登科,曾通判戎州,黄庭坚贬戎,与定交。善画竹,曾以所画墨竹赠庭坚,庭坚赋诗咏之。
字安国,卫尉李义之子。初以文学事魏明帝于东宫,后以名士为黄门郎。正始年间迁侍中、尚书仆射。摇摆于曹爽、司马懿两大势力之间。曹爽失败后,仍为司马氏所用。后联结光禄大夫张缉、弟李翼及夏侯玄谋去司马氏势力,
【生卒】:?—前534【介绍】:春秋时陈国国君。名弱,一作溺。成公子。其妾欲立所生子留为太子,托咐妾弟司徒招谋之。招乘哀公病,杀太子师,立留为太子。哀公怒,欲杀招,招发兵围哀公,公自杀。在位三十五年。
俊次子。骁勇、果断。炀帝时封济北侯,为荥阳太守。坐兄事被废免。隋末被宇文化及杀害。(,参见《北史》)【生卒】:?—618【介绍】:隋宗室。秦王杨俊子。骁勇有胆略,炀帝初封济北侯,荥阳太守。坐兄杨浩交通
【介绍】:明江西万安人,字层阆。涉猎群书,尤致力于河洛、星纬之学。好交游。年逾九十卒。
【介绍】:隋琅邪临沂人,字承基。少有逸才,仕于陈。及陈亡,晋王杨广引为学士。炀帝大业初为著作佐郎,所为文辞为帝所重。性疏率不伦,自恃才高,负气凌人。杨玄感虚襟与交。及玄感败,与虞绰俱徙边,胄遂逃亡江左
【生卒】:1466—1560【介绍】:明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
【生卒】:1111——1182字子美,定州(今河北定县)人,石皋子。性笃厚好学,博通经史,善诗词文章。天眷二年(1139),中进士第一,授弘政、邢台县令,任上甚有政绩,迁吏部郎中。大定二年(1162)
【介绍】:三国吴沛郡人。孤贫有志,就陆瑁游处,瑁与分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