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刘勰

刘勰

【生卒】:约466—538,一说约465—532

【介绍】:

南朝梁东莞莒人,世居京口,字彦和。早孤,笃志好学,不婚娶,依沙门僧祐,与共居处十余年,遂博通经论。梁武帝天监初,起家奉朝请,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,任东宫通事舍人,迁步兵校尉。为昭明太子萧统、沈约等所重。晚年出家,改名慧地,未几卒。曾整理定林寺经藏。著《文心雕》,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,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。


南朝梁人,字彦和,祖籍东莞莒县(今属山东)。少家贫好学,依定林寺僧佑居处,十余年间,博通经论。初为奉朝请,历太末令,东宫通事舍人、步兵校尉。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,晚年出家,改名慧地,接着卒。所著有《文心雕龙》五十篇,论述古今文体。(,参见《南名》)


【生卒】:约466—538,一说约465—532

【介绍】:

南朝梁东莞莒人,世居京口,字彦和。早孤,笃志好学,不婚娶,依沙门僧祐,与共居处十余年,遂博通经论。梁武帝天监初,起家奉朝请,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,任东宫通事舍人,迁步兵校尉。为昭明太子萧统、沈约等所重。晚年出家,改名慧地,未几卒。曾整理定林寺经藏。著《文心雕》,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,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。


南朝梁人,字彦和,祖籍东莞莒县(今属山东)。少家贫好学,依定林寺僧佑居处,十余年间,博通经论。初为奉朝请,历太末令,东宫通事舍人、步兵校尉。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,晚年出家,改名慧地,接着卒。所著有《文心雕龙》五十篇,论述古今文体。(,参见《南名》)


【生卒】:约466—538,一说约465—532

【介绍】:

南朝梁东莞莒人,世居京口,字彦和。早孤,笃志好学,不婚娶,依沙门僧祐,与共居处十余年,遂博通经论。梁武帝天监初,起家奉朝请,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,任东宫通事舍人,迁步兵校尉。为昭明太子萧统、沈约等所重。晚年出家,改名慧地,未几卒。曾整理定林寺经藏。著《文心雕》,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,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党怀英

    【生卒】:1134——1211字世杰,冯翊(今陕西大荔)人,党纯睦子。工篆籀,当时称为第一。大定间,中进士,除汝阴令,入为国史院修撰官,迁翰林待制兼同修国史。大定二十九年(1189)与郝俣、移剌益等刊

  • 张三丰

    名全一,一名君宝,号三丰。又号张邋遢。辽东懿州(今属辽宁)人。读书过目不忘,或言能日行千里。曾游武当,居宝鸡金台观,历襄、汉,踪迹不定。天顺三年(1459),英宗赠为通微显化真人。莫知所终。【介绍】:

  • 赵悼襄王

    【生卒】:?—前236名偃。孝成王子。前245年即位。以李牧为将攻燕,取武遂、方城。太子春平君使秦,被秦扣留,旋遣归。前242年,庞煖领兵攻燕,擒燕将剧辛。次年,庞煖率赵、楚、魏、燕之兵攻秦,不克,转

  • 庞昌胤

    【生卒】:?—约1645【介绍】:胤,史避清讳作允。明四川西充人,字再玉。崇祯十年进士。授青阳知县。清兵入南京,逃入九华山,谋举兵抗清,事泄被俘,夜死旅店中。

  • 朱孙贻

    【生卒】:?——1879字石翘。江西清江人。捐纳为刑部主事,改发湖南为知县,历任至湘乡。举荐重用本县罗泽南、王錱、刘蓉、李续宾等,后来皆为湘军名将。太平天国运动起,倡办团练参战,守湖南,赴援江西。后办

  • 南容

    【介绍】:见南宫括。

  • 丁昆源

    【介绍】:清江苏丹徒人。得家传异方,善治大风癞疾,设医室于城内黄佑桥南,踵门求医者日不暇给。有医德,病者远至,留宿其家。

  • 刘畴

    【生卒】:?—311【介绍】:西晋彭城人,字王乔。刘讷子。少有美誉,善谈玄理。晋怀帝永嘉中,位至司徒左长史。时京师失守,秦王司马邺避地密县,畴在密为坞主。阎鼎等谋奉王归长安,畴等不愿。被杀。

  • 诺驱

    【生卒】:?——1003邛部川(今四川越西)蛮人。都鬼主诺驱与其母热免于雍熙二年(985)遣王子阿有等一百七十二人以方物、名马来贡。诏以诺驱为怀化将军,并赐其母银器。端拱二年(989),遣其弟少盖等三

  • 张元宾

    【生卒】:?-530纂堂弟。孝文帝时出身奉朝请。明帝时,位至中坚将军,射声校尉。庄帝永安三年卒。孝武帝时,外甥高昂为其求赠典,追赠瀛州刺史。(,参见《北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