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冯云山

冯云山

【生卒】:1815——1852

广东花县人。曾充乡村塾师。道光中,参加拜上帝会早期活动,帮助洪秀全宣传、组织起义力量。道光二十八年被捕入狱,狱中创制新历法《太平天历》。被救出狱后,协助组织“金田起义”,任前导副军师,领后军主将。咸丰元年(1851)十二月,在永安封为南王。参与制订《太平军目》、《太平官制》、《太平礼制》。次年六月,率太平军进击全州,受伤死于蓑衣渡。


【生卒】:约1815—1852

【介绍】:

清广东花县人,又名乙。家道殷实。自幼读书,经史、天文、历算、地理、兵法等书,无不涉猎。以屡试不中,为塾师。道光二十三年参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。旋共赴广东各地传教。又转往广西,在紫荆山一带组织织群众。两次被捕,均以会众营救脱险。后与洪秀全回紫荆山区,筹划起义,与杨秀清、萧朝贵、韦昌辉石达开结拜为兄弟。金田起义后,任后军主将。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后,被封为南王、七千岁。他创制“天历”,辅佐洪秀全订定军制、官制、礼制。在向湖南进军途中,在全州城外中炮受伤;不久,在蓑衣渡遭清江忠源军袭击,伤重而卒。


【生卒】:约1815—1852

【介绍】:

清广东花县人,又名乙。家道殷实。自幼读书,经史、天文、历算、地理、兵法等书,无不涉猎。以屡试不中,为塾师。道光二十三年参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。旋共赴广东各地传教。又转往广西,在紫荆山一带组织织群众。两次被捕,均以会众营救脱险。后与洪秀全回紫荆山区,筹划起义,与杨秀清、萧朝贵、韦昌辉石达开结拜为兄弟。金田起义后,任后军主将。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后,被封为南王、七千岁。他创制“天历”,辅佐洪秀全订定军制、官制、礼制。在向湖南进军途中,在全州城外中炮受伤;不久,在蓑衣渡遭清江忠源军袭击,伤重而卒。


【生卒】:约1815—1852

【介绍】:

清广东花县人,又名乙。家道殷实。自幼读书,经史、天文、历算、地理、兵法等书,无不涉猎。以屡试不中,为塾师。道光二十三年参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。旋共赴广东各地传教。又转往广西,在紫荆山一带组织织群众。两次被捕,均以会众营救脱险。后与洪秀全回紫荆山区,筹划起义,与杨秀清、萧朝贵、韦昌辉石达开结拜为兄弟。金田起义后,任后军主将。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后,被封为南王、七千岁。他创制“天历”,辅佐洪秀全订定军制、官制、礼制。在向湖南进军途中,在全州城外中炮受伤;不久,在蓑衣渡遭清江忠源军袭击,伤重而卒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倪文一

    【介绍】:宋福州福安人,字元芳。度宗咸淳间进士。授安仁县尉。邻境峒人欲起事,单骑至营谕服之。再授潮州,理狱无冤。擢知清流县。元兵南下,遂归隐。元世祖征之不起,以寿终。

  • 王重裔

    【生卒】:889-951陈州宛邱(今河南淮阳)人。初事后唐庄宗,从战有功,迁禁军指挥使。后晋天福年间从征镇州叛军安重荣有功,迁右厢都指挥使。后汉时曾任亳州防御使。后周初卒。【生卒】:899—951【介

  • 蒋龙

    【介绍】:明人。工画花鸟。

  • 李上交

    【介绍】:宋洛阳人,郡望赞皇。仁宗庆历、皇祐间历知筠州、福州,累官职方员外郎。有《近事会元》、《豫章西山记》。

  • 王逵

    【介绍】:明浙江钱塘人。跛一足。家贫。洪武、永乐间,以卖药、占卜为生。通经史百家,与客谈古今,客不能难。有《蠡海集》。

  • 封敖

    字硕夫,渤海蓨(今河北景县)人。元和进士。太和中入朝,得李德裕器重,并与其谋筹大事。任户部尚书时卒。(,参见《新唐书》)【介绍】:唐人。其先冀州蓨人。字硕夫。宪宗元和十年擢进士第。为李德裕所器,累官翰

  • 蒋焘

    【介绍】:明苏州府长洲人,字仰仁。蒋廷贵子。十一岁补府学生,十七岁卒。有《东璧遗稿》。

  • 郭黁

    西平(今河南舞阳南)人。明《易》,善占候。仕前凉张氏郡主簿,中历前秦苻氏,后仕后凉吕光,为散骑常侍、太常。与后凉仆射王祥起兵反光,兵败投附西秦主乞伏乾归,又从西秦转附后秦姚兴。后在投奔东晋途中被姚兴追

  • 刘思敬

    延安宜君(今陕西宜君)人。事继母,孝养之至。其父双目失明,为逃避乱兵负父藏于岩穴中,后被捉。兵怜其孝,不忍杀,他父子皆免于难。

  • 江革

    字次翁,齐国临淄(今属山东)人。王莽末大乱,奉母逃难、不避险阻。光武帝时还乡,事母甚谨,人称江巨孝。明帝时举孝廉,曾任楚王太仆。章帝时历官司空长史、五官中郎将、谏议大夫等职。